泰·米勒的公共话语理论的启示

三、泰·米勒的公共话语理论的启示

首先,它为我国公共行政改革提供了新思维。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公共行政理论实际上都是建立在一种先入为主的哲学基础之上。西方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是以自由主义为核心,以原子式的个人为起点,依靠价值中立的理性主义和代议民主的模式实现其治理。但在多元化、复杂化的后现代状况中,这种僵化的官僚制在应对一系列危机事件时,就会暴露出其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同样面临同样的困境,公共问题不仅多样化、复杂化,解决的难度也日趋加大,使得政府的治理难度也随之增大。

福克斯和米勒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在解构和消除正典的基础上,直接诉诸于社会对话,这种革新的思路对于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要关注公共行政的效率问题,更要不断巩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而关于怎样保证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福克斯和米勒也给出了新的答案,那就是让更广大的公众参与到公共对话中,并切实保障其话语权是增强公共行政合法性的有效基础。维护公共行政的平等性、真实性和公正性,实现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我国公共行政发展的目标,这也是话语理论的核心内容。

其次,对于我国公民参与规范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福克斯和米勒的后现代话语理论认为,符合话语正当性标准的一些人的对话才是真正的民主话语,这对于我国公民参与程序的规范性以及公民话语的规范性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在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中,如何使公民参与程序以及使公民话语更具有规范性,是完善我国民主机制的重要问题。在公众的话语讨论中,政府应当通过加大投入,建设更加规范化的对话平台,确保全体公众的诉求在规范的程序内得以传递,从而形成有效的政策。同时,我国要不断完善公民参与的程序,使其更加平等公正,逐步形成程序的规范性。此外,我国还要注重以真诚的、自主的、切合情境的话语标准构建,确保公共政策讨论和交流中的规范性。

再次,对于我国公共政策形成机制创新的启示。在后现代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政府也同样面临着动态性和多元性的社会现实,公共行政问题逐渐复杂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已经认识到公众参与对于公共行政的重要性。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对于中国公共行政政策机制的改革和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第一,逐步将一部分资源和权力交给社会团体、公民自治组织和广大的公民,使更加广泛的个人和群体参与到公共行政事务中,是实现中国政府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和新目标,以期“政府不是唯一的元话语,而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形成话语的共同治理。通过社会责任的共负,让民间力量释放出来,形成国家建设的协作网络,以实现治理的有效性。”[50]

第二,作为福克斯和米勒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核心概念的公共能量场,是公共政策得以制定和修改的表演社会话语的场所。在逐步完善我国政策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打破以往公共行政对话的模式,构建一个能够容纳各种真实的、切合情境的对话和相互对抗交流的场所。在这一对话场所内,具有意向性的政策通过重复性的实践获得了意义,一种公共政策制定和修改的新机制得以形成。由此可见,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语言和参照系,对中国公共政策机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福克斯和米勒的话语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话语角度重构公共领域,其提倡的真实的、真诚的、坦诚的公共政策对话,不仅为传统公共领域的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更为通过真实的对话的方式寻求实质性民主提供了可能。福克斯和米勒的公共能量场概念,倡导以公共能量场代替以往的公共行政领域,以话语正当性标准实现真实话语的产生,并以此提高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和公共政策的质量。在中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建立真实的、真诚的、坦诚的公共政策对话,有利于我国提高公民参与性,完善民主机制,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注释】

[1][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

[2][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9.

[3][美]沃尔多.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06.

[4][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8-31.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6][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5.

[7][美]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32- 133.

[8][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8.

[9][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425-427,459.

[10][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5.

[11][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6- 67.

[12]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7-9.

[13][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

[14][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9.

[15]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63.

[16]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64.

[17][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2.

[18][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9.

[19][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3.

[20][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90.

[21][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6.

[22][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3.

[23][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0.

[24][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2.

[25][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

[26][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6.

[27][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68.

[28][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

[29][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8.

[30][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31][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4.

[32][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6.

[33][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6.

[34][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2.

[35][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5.

[36][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8.

[37][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92.

[38][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6.

[39][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0.

[40][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3.

[41][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7.

[42][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1.

[43][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3.

[44][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6- 67.

[45][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6.

[4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103.

[47][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2.

[48][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0.

[49][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3.

[50]彭正波.后现代语境中的公共行政解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4):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