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全媒体话语平台

二、构筑全媒体话语平台

全媒体时代,技术要素对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话语平台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形成的场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全媒体时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应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构筑综合性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平台。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魅力。

全媒体时代条件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正如习近平所说,应“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为此,必须把积极转换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构建科学合理的意识形态话语转换体系作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途径。“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指的是以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为目的,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规范、策略目标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认同并自觉践行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将作为理论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常识形态的民众意识与观念”,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全媒体方式转换,正是在尊重全媒体发展特点规律前提下对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进行的现代性、生活化的转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拓展话语平台。话语平台是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心灵交融的场域,也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形成的场域。“在马克思主义广大人民群众化传播活动中,技术要素对马克思主义广大人民群众化传播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增长,成为马克思主义广大人民群众化传播的特殊要素。新媒体技术及其理念,开始逐步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广大人民群众化传播过程及其基本构成要素之中”。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要拓宽平台,既要发挥传统意识形态话语平台的作用,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又要充分利用既有的网站、BBS论坛、微博客、手机短信息及时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还要充分利用新兴的手机报、手机刊、手机电视、手机网站、手机电台、AP电视、楼宇视频、网络数字电视、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载体,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网站、政务微博等,构筑综合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平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容量大、资料详实、信息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沟通顺畅的特质,以图、文、音、画、影等生动而形象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贴近人民生活而又符合人民精神需要的形式展现出来。作为传统媒体的党刊要正视挑战,把握机遇,突破纸媒思维定势,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借鉴网站,微博、微信、APP(手机客户端)等传播介质,推动纸媒与互联网、手机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得益彰,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2)优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结构。以全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性与其结构化程度成正比,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结构的层次越丰富、内容越完整、表现形态越分众化、各组成部分的有机化程度越高,其有效性越强,对思想领域的影响越大。按照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文化含义的理解,文化包含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三个层面,中文化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对应起来”,“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而小文化“主要指语言、文学、艺术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据此,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结构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居于核心层,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下开展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内容居于中间层,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生产与生活语言居于外围层。核心层对整个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起着统摄和引领作用,而外围层的实践语言则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供话语资源。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在话语结构核心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中间层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不断丰富外围层语言的生动性。

(3)要创新话语文本表达方式。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将有助于推动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当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能获得“话语霸权”,除了西方国家拥有强势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之外,还在于宣传话语的“普遍性”、“中立性”和“隐蔽性”。相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有着强烈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阶级性。在思想单一化的社会里,口号式、标语式、动员式的话语的确能凝聚人心,鼓励民众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然而,在思想多元的社会中,民众的思考能力日益增强,自主权增大,选择机会增多,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已明显不符合民众的认知需求。假、大、空的话语形式和宣传方式无形地加大了民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削弱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信仰。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脱离广大民众的意向而一味地强调高层次,而是要紧紧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要将学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把繁琐的、深奥的专业术语转化为言简意赅的生活语言,创制贴近民众生活的亲近性文本。毛泽东曾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生活实际的”。他的“三大法宝”“糖衣炮弹”“纸老虎”“三座大山”“放下包袱”等话语,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都是既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的话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