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文书目
[1]王永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王永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王列,杨雪冬:《球化与世界》,中央翻译出版社,1998年版。
[5]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易丹:《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7]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鲍宗豪:《网络与当地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毛林根、张凤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
[13]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6]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
[17]梅荣政、杨军:《理论是非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8]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9]樊浩等:《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郑永廷、叶启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23]吴建国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4]朱育和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王绍臣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黄传新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农华西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3]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4]王永贵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5]吴计海:《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评述》,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7]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38]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9]《毛泽东文集》第2、6、7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毛泽东选集》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4]《江泽民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7]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4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4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
[5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52]李水金:《中国公民话语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3]朱兆中:《当代中国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4]刘佩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56]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9]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63]吴怀友:《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64]王庆五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65]刘华清:《霸权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66]陶文钊、陈永祥:《中美文化交流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张国庆:《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8]靳辉明、李崇富:《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9]靳辉明:《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70]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1]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7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4]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5]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76]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7]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78]陆学艺、襄维斌、陈光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79]刘明君、郑来春:《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1]李良栋:《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政治建设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2]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3]《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4]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8]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90]郑洁,白崭:《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9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3]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5]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6]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7]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98]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0]汪民安:《福柯的界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1]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02]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5]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6]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7]许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8]孟悦、李航、李以建:《本文的策略》,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109]史忠义:《中西比较诗学新探》,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0]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11]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
[112]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3]金永兵等:《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4]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5]南帆:《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6]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