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家桥[22]
尔羊逾三百,一一如石白[23]。不见牧羊人,时闻鸣鞭策[24]。
注释:①邠州:即豳州,北魏置。唐改豳州为邠州,清升直隶州。治在今陕西彬县。大佛寺:原名“应福寺”,唐太宗贞观初为纪念抗击薛举薛仁果彬州大战中阵亡将士应福所建。因其佛像高大雄伟,自明景泰间俗称大佛寺并沿用。历代多有重修。②豳居允荒:谓豳国地方确实广大。豳,夏末商初时公刘创建的秦陇间古国。《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按,周人先祖不窋之孙公刘所建的古豳国,遗址在今甘肃宁县庙咀坪,又称北豳。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前后三百余年。北豳古国所辖范围包括今庆阳市南部和陕西咸阳市北部,北依甘肃正宁,东接铜川耀州区,南傍淳化,西临平凉。是华夏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③银海:道家指眼晴。如中医著作《银海精微》。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④跏跌(jiā fū):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此谓大佛坐像。顶天汉:俗语,顶天立地的大英雄。⑤王珣:东晋王羲之之侄,其《伯远帖》为乾隆“三稀”之一。《世说新语》说“珣状短小”,此乃作者自喻。⑥唐尉迟: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⑦凌烟阁:唐朝表彰功臣的皇家楼阁。贞观十七年,太宗命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於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唐社:大唐的江山社稷。卷箨:犹扫箨。比喻消灭。箨(tuò),笋壳。⑧鄂公:即鄂国公。颜色:谓画像。⑨囊餱:袋中的干粮。餱(hóu),食粮也。《大雅·公刘》:“乃裹餱粮,于橐于囊。”赋归:表示告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⑩蒹葭:芦荻。《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⑪骖余:指坐骑。定语后置,意即我的马。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⑫两句谓家中妻小若用铜钱占卜我的情况,那就请告诉他们此刻我孤零零地倒卧在破车里。⑬柳湖书院:位于今平凉市崆峒区。柳湖始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时任渭州太守蔡挺引泉成湖,绕湖植柳,枝高叶茂,翠色参天,故名“柳湖”。明嘉靖间韩藩昭王占为苑囿并扩建,武宗敕赐“崇文书院”。清乾隆后又多次修葺,更名百泉书院、高山书院,后定名柳湖书院。同治初柳湖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并亲书“柳湖”匾额。民国十五年(1926)改为师范学校。⑭勾留:逗留;挽留。⑮社赛:社日迎神赛会。⑯毷氉(mào sào):烦恼;愁闷。谓自己因乡试不中而烦恼。唐李肇《国史补》:(考试)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五代·韦庄《买酒不得》:“停尊待尔怪来迟,手挈空瓶毷氉归。”小试:此谓乡试后又赶来参加平凉府院的考试。⑰二佛寺:当指平凉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魏晚期创凿,现存14个窟龛,其中7、8两窟雕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雕像与佛传故事,可与云冈石窟相媲美。⑱推敲:相对寺僧“不许打门”而言,意在讥讽。《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诗僧:善于诗作之僧。⑲萧关:古代西北著名关隘,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位处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六盘山为其西北屏障。⑳嶔(qīn):高峻貌。宋之问诗:“崖口众山断,嶔崟耸天壁。”[21]杨六郎:即杨延昭,本名延朗,后改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契丹人以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乃其克星,便将他看作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宋史》列传第三十一:延昭智勇善战,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其子文广,以功授殿直。范仲淹宣抚陕西,与语奇之,置麾下。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按,杨延昭为边将征战多在河朔,史传并未载其镇守萧关事,而文广所知德顺军去萧关不远,崖洞六郎像,得非边民为其父子二人所塑耶?[22]司家桥:即今静宁县司桥乡司桥村,在县城东8公里处。[23]尔羊:《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尔,指放牧者。三百,谓其多也。如石白:化用黄初平叱石成羊的典故。事本晋葛洪《神仙传》。[24]鸣鞭策:甩鞭赶羊声。
壬子 咸丰二年(1852),时年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