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龙泉三剑贻英豪,十丈寒光起蜇蛟。沧海横流肩道义,疾风劲草见清操。炯眼讵能迷归路?雷雨分明涨夜涛。重铸黄魂今日事,心香同爇看鹏翱。
本编者注:魏经邦(1916—1996),青海湟源县人,诗词名家。被誉为“青海诗星”。194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商学系,才思敏捷,精明干练。康兆民将他推荐到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处,先后担任建国中学校长和《建国日报》副社长职务,曾在陕西省党部任过要职,以生花妙笔名动关中,时人号之为“魏铁笔”。解放后,在监狱度过二十余春秋。然却胸襟坦荡,性情淡泊,不以劳改生活为苦。1975年冬特赦出狱,不久被安排到西宁第二服装厂工作。同年与江南诗翁何之硕先生不期而遇,两人纵论古今,心心相印。何翁认定魏先生可造,热情鼓励说:“行看一朝能奋鬣,古来青海出龙媒。”又临别赠诗云:“廿年未掩风霜气,太阿犹似出匣新。我自西来行万里,似君博识更何人!”唐代韦应物五十岁学诗而终成名家,经邦六十岁学诗亦是“勇猛精进”(何之硕语)。数年之间,经邦与何之硕、李世军、陈兼于(复旦大学教授)、周采泉(杭州大学教授)、张思温、沈轶刘(上海名诗人)等诗人文墨往还,赋诗唱和,风雅一时。诗界认为经邦是“异军突起”(张思温、李世军语)。何之硕称他的诗“一气呵成,手眼极高”。经邦不仅能诗,亦能填词。他的词作格律严整,声韵嘹亮,遣词质朴而意境深远,深得宋人三味。如《贺新郎·游北山寺》:“北山烟雨,问几多,墨客登临吟骚。杰阁飞甍无觅处,惟有丹崖残照。魏晋金容,元明藻井,颜色如今杳。流沙遗简,土楼尝见鸿宝。淡泊老去情怀,故乡山水,望里添新貌。共戴尧天歌大有,翁媪儿孙欢笑。袖底乾坤,醉中岁月,曲奏钧天巧。风云时会,眼中英杰多少?”何之硕先生评曰:“经邦词家,此作为余夙所倾倒,止庵所谓感慨所寄新,自树一帜者也。”有《听水楼诗集》行于世。1996年2月27日(农历乙亥年腊月初八),经邦病逝于湟源老家,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