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黄少谷原诗《偶作》
2025年09月26日
附黄少谷原诗《偶作》
几人声应气相求,近虑重重压远忧。往事难忘游子梦,归心遥寄故园秋。乱离自古多哀乐,湖海如今任去留。极目倘能窥帝意,不辞长祷最高楼。
原载《团结报》1982年11月17日
自注:①少谷现任台湾要职,年已83岁矣。 当年与我同学北师大,我比他高一年级,为人谨慎,善窥长官意旨,曾与我在冯玉祥部工作(他任秘书长,我任政治部长)。反蒋失败后,经我向宋哲元说项,给资去英伦读书(夫妇同去,其长女托我教养)。抗战时回国,住闲,也由我向于老推荐,经于老向蒋介石解释后,初任监察院委员,后随张治中去湖南任行政专员,由张介绍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兼扫荡报社社长,颇得蒋介石重视。上海解放前夕,曾偕夫人劝我同去台湾,我劝其不必远行。他肃然曰:“蒋先生以国士待我,我应以国士报之。”到广州又以行政院院长何应钦名义电告疏散办事处处长陈吉文,有“奉敬公(何应钦字敬之)谕,兹加派飞机一班,指定接李汉三及眷属、范予遂诸同志”,我专函何敬之致谢,告以他日再见,从此音信断绝33年矣。我读其《偶作》诗,甚感怆然,此和诗中引用“国士”之由来也。本编者补:黄少谷(1901—1996),湖南省南县人。原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1949年随国民党退居台湾,历任多职。1992年以后开始捐资家乡教育事业,共捐款上千万元。临终之前,他给儿孙留下遗嘱: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归葬于父母坟旁,眠于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