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介甫传
②
欲求名宰相,必用读书人。周礼能治世,荆公反病民。廷臣齐舍旧,国法泥更新。奸慝谁先见?苏洵辨独真③。
注释:①阿阳书院:在静宁城州署以东,清康熙五十五年州牧黄廷钰始建,书名“陇干书院”。嘉庆元年知州王赐均以俸金买田扩修,更名“亦乐园书院”。同治十一年知州余泽春加以葺补,再改名为“阿阳书院”。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因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③王安石推行新法后,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保守派为打击王安石,传出了这篇托名为苏洵的《辨奸论》,说作者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见微知著”,预见到他得志必为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奸慝(jiān tè):指奸恶的人。苏洵《辨奸论》:“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辛巳(1881年) 时年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