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登望江楼[26]

与友人登望江楼 [26]

锦官城外望江楼,江水撼楼楼欲浮。我辈连朝来饮酒,何人万里去行舟?多垂竹叶遮溪面,惯折梅花寄陇头。乘兴登高一长啸,满腔心事付东流。

注释:①戾俗:欺骗世人。②赋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③乡试期间设临时办事机构受卷所,设受卷官掌收受试卷事宜。至公堂:位于成都贡院南北中轴线上。建筑沿革可上溯到战国秦汉,五代时为“蜀王府”址,明代为“蜀王”朱椿藩邸。④于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新津县:北周置县,清朝直隶于成都府。号称成都南大门。河洲:新津是成都通西藏及乐山的咽喉要道,有西河、羊马、金马三河横阻于城东,古称“三渡水”。三水江面开阔,水流急湍,险滩甚多,足有四里之宽,是天然险关。⑤问津:询问渡口。新津三渡水在古代不仅架桥困难,且舟渡亦难,故有“走尽天下路,难过新津渡”的民谣。新津旧县志对新津渡记载云:“河浅沙深,淤为歧途,历三渡始达庄。向无舟楫,编竹为筏,虽亦利济,未免怵目惊心。况夏末秋初,河水泛涨,沙堤淹没,归并一渡,竹筏之险迥异常,往来行人,无不望洋兴叹。”⑥新繁县:古蜀王杜宇“繁邑”,秦置繁县,三国时姜维屯垦,更名新繁县。今为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境内东湖山水佳绝,有“古蜀名园”之称。⑦彭县:本唐置彭州,明初降为彭县。今为彭州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有“蜀汉名区”之誉。⑧梓潼县:清属绵州,位于四川绵阳市东北。县城北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九曲水:潼江从七曲山下环绕而过,蜿蜒屈曲。七曲山:位于梓潼县城北,古称“尼陈山”。唐玄宗幸蜀时曾途经此山。⑨乐山,古称嘉州或嘉定。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于此交汇,俗称嘉定江。⑩艭(shuāng):小船。⑪峨眉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为邛崃山南段余脉。《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⑫禾易:禾盛貌。《诗·小雅·甫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毛传:“易,治也;长亩,竟亩也。”修眉:犹娥眉。⑬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清属嘉定府,今属眉山市。⑭洪雅瓦屋山地处青衣江流域,是蜀中道教仙山。此地山清水秀,姑娘窈窕端庄,素称“雅女”。洪度:薛涛字洪度,姿容美丽,才调清绝,随父流寓蜀中。其《筹边楼》诗“托意深远”。⑮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清置天全州,隶雅州府。今属雅安市。⑯懋功屯:懋功屯务厅,简称懋功厅,治所在今小金县。为清代四川省管辖的直隶厅。本为大、小金川土司地。乾隆帝两征金川后,设懋功屯务厅,领屯务五、土司二。民国三年(1914)改为懋功县,1953年改名小金县。居民多为藏、羌族。⑰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之代称。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⑱缓着鞭:意谓金川形势复杂,婉诫李华如须谨慎行事。⑲宁远府:雍正六年(1728)改建昌卫置,府治西昌,在今四川省西昌市区。民初废。⑳西昌:古称邛都。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今县并入西昌市,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21]锁夷桥:在凉山州越西县境内,今名“解放桥”。[22]蚕丛:神话中蜀人的祖先。[23]象岭:又称“相岭”,在凉山境内,现为著名的大熊猫保护区。[24]东厂:旧址在成都锦江区,明清两代于此设立粥厂,救济饥民。[25]米珠薪桂:形容柴米珍贵。[26]望江楼:又名崇丽阁,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

乙巳(1905年) 时年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