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营地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营地教育目前的发展很快,随着各方面机制的完善,未来营地教育还有很多的可能性。艾瑞公司发布的《2019泛游学与营地教育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全国范围内约有3016万人次参加国内研学和营地教育,105万人次参加国际游学,较2017年增长了20%以上。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未来5—10年该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白皮书指出,中国泛游学与营地教育行业正进入成熟期,其显著特征包括:营地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推广,成为教育常态;同时,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产品服务专业、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领头羊即将脱颖而出。从目前来看,我国营地教育要想继续蓬勃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政府应加强监管,学习优秀的营地管理经验

参考借鉴国外优秀的营地教育经验有利于中国营地教育各方面的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方式,结合我国实际,将学生年龄、需求、营地特色与文化、安全保障等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营地教育,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新动力。

比如在政府支持方面,从营地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营地教育普遍受到了政府政策推动、财政扶持及监督管理。在运营方面,美国夏令营一般会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并且配备十分完善的活动设施,同时还配备顶级的医疗设施及多名不同领域的老师和安全教练,是一个十分规范的运营模式。

在监管方面,ACA是美国夏令营机构的监管机构。要想举办夏令营必须得到ACA的认证,否则便是违法营运。每两年,ACA还会对各夏令营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包括课程内容、安全规范、工作人员的专业资格等方面,只要有一方面不合格,该夏令营便无法得到ACA的认证,也就无法继续营运。

在医疗方面,由于营地教育活动中学员行为以运动居多,损伤难免会发生,比如崴脚或擦破皮等,此时应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告知家长。通常,大的营地会配有1—2名医生。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如果没有授权,任何医疗机构都没有权力擅自开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在出发前,营地方会与家长签署一份授权书,医生只有看到家长的授权,才会给伤患学员开药。中国的营地管理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若学员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给予医疗帮助并联系家长告知相关情况,但不能随意使用处方药。

2.以青少年发展为中心,与时俱进建设营地

营地教育虽然最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很快,出现了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营地教育,但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营地教育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问题逐渐凸显。不管行业如何发展,必须要记住营地教育的教育属性。

未来随着营地教育的发展,营地建设也是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部分。必须设计出符合青少年身心规律的营地;在营地的建设中,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打造高品质营地教育课程师资和课程

优质的营地教育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及配置体系,引进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户外训练等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培训师资队伍,依托队伍开创和打造管理团队、课程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研究并正确把握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规律,满足青少年发展需求。

(1)培育师资力量

营地教育目前并没有对应的专业可以培养所需人才,加之其对人才跨学科能力的要求,导致能够直接满足营地教育要求的人才储备不足。因为营地活动具备很强的教育属性,尤其针对青春期的营地教育,特别需要营地导师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目前,营地导师的培养大多还是通过教育机构的内部培训完成,这就需要教育机构秉承为自己、为学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新导师进行长期的公司内部培训,考核通过,才能胜任营地工作。除了对营地导师进行职业伦理培训,还需要营地导师“一专多能”,即除了具备胜任某一类课程的营地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积极正向的教育理念、沟通共情的能力、户外素养(包括体能,对艺术、自然、人文景观的感悟能力等)、对营地场域的感知能力(包括应变能力、情绪转换能力、营造积极氛围的能力等)、积极反思能力、创新整合能力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全方位为营地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

此外,营地教育还需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应尽量储备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因为他们更理解家长和学校所需,能准确地解释营地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帮助。尤其是现时营地教育还处在普及阶段,更需要通过专业人士与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

(2)开发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营地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应结合营地的地域优势、人文风情、自然资源,把历史、文化、自然、体育、科技实现点线面覆盖,开发既符合学生需求,又能真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营地课程。一门出色的营地课程应该充分发挥课堂综合要素如导师、学员、内容、载体、互联网等作用,把过去相对封闭的教学过程彻底开放,吸取社会营养,促进学员与同辈学员链接互动、与导师链接互动、与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链接、与成长需求的链接,使学员通过参与课程获得团队协作、沟通、决策、问题解决等能力。我们认为,营地课程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应以“真善美”为内核,融合音乐、舞蹈、仪式、自然熏陶、社会实践等教育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性格健康发展,培养他们面向未来的能力。例如,亲子同修的课程可以帮助众多父母走出青春期教育的困惑,树立全新父母观;帮助孩子们重拾动力,找到目标。游学课程可以带孩子们走进真实的大自然、拥抱山水,阅读世界之美,扩大眼界、拓展格局,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在旅行中参加体能磨炼、意志力训练等实践活动,在严苛环境中锤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力。演讲课程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即兴发挥的舞台,让他们敢发声,敢突破,帮助孩子们克服自卑倾向,培养领导能力和胆识,让每个孩子都敢于践行梦想,拥抱更卓越的自己。青春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孩子们全面认识世界,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每天都在增强,青春期分化完全的人,将成长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意志的成熟的独立个体,为后期人生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奠定基础。

亲子同修课程“天生骄傲”的营地导师和家长志愿者

(3)完善会员体系

营地导师的职责已经从在营地中提供服务,转变为一种全景式的成长式陪伴(详见第三篇)。因此,营地要建立会员体系,做好会员管理系统,关注学员在营地前、营地中、营地后的成长,为学员制作成长档案,从发展的视角看待学员的成长。会员体系的完善也有助于及时关注学员的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