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营地导师的创新整合能力
好的营地教育一定要把当地的自然人文风景和课程、活动进行极致的结合。
——光和青春系列营地总导师PP
“志行天下”为什么让孩子这么痴迷?
参加过光和青春课程的孩子,都对“志行天下”这个课程充满痴迷。“志行天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志行天下”的设计者PP老师表示:这个课程就是想要打造一个专属于青春期孩子的营地。青春期的孩子既不像小孩子那样满足于大象和海豚表演,又不像成年人那样焦急地把有限的假期行程填得不能再满。因为是青春期,他们可以把生命花在那些介于孩子和成人之间的浪漫上。他们可以徒步很远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滩,升起冲天的大篝火,可以在海边露营冻得瑟瑟发抖,在下雨天的泳池里尽情撒欢……“志行天下”通过给他们安排有意义的旅行,让他们知道人生会有无限可能。
这样的课程,并不是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观光,而是让他们在营地活动中不断认知自己、接纳自己、挑战自己,加深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例如,在一次“志行天下”的早间冥想活动中,PP老师和孩子们的分享如下:人类社会有三大类文化——大陆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海洋商业文化。因为资源的多寡不同,造成了不同国家民族的性格、观念各有差异。在丽江古城,我们体验了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在孤岛上的“饥饿游戏”,我们体验了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作为处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代人,我们需要思考:东方的中庸无为与西方的竞争冒险,究竟应该怎样取舍?你是否可以做到既包容又竞争、既合作又自主、既保守又冒险,成为一名兼容并包的时代新人?”这样的分享,不见得所有的孩子都能听懂,但是,在他们的青春心灵世界中,有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老师和他们讨论这样的宏大命题,总会在他们心中埋下一粒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刻再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时生根发芽。

PP老师(左三)和孩子们在“志行天下”
传统的课堂教育重视考试,重视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其价值基础是以学科为基础,以知识的获取为本位。而营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青少年儿童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其核心关注是如何激发学员对于知识的兴趣,激活学员的创造力,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地教育中对知识的传递不是通过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陪伴和引导满足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在陪伴和引导中,如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尽量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充分发展,需要营地导师具备创新整合能力。这种创新整合能力体现在,营地导师能够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的课程,这样的课程从内容到方法都要将青少年的特点和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进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