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领袖力的关键素养
如前文所述,青少年领袖力就是发挥个人魅力、运用多种方式调用身边资源成就个人及团队梦想的能力。围绕这一概念,结合美国心理学家阿维诺(Aviano)等人编制的“领导能力鉴定检查表”以及领袖力之父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提出的领袖力六大基本要素,我们提炼出青少年领袖力的关键素养主要有以下四方面:自我激励、沟通表达、组织决策、使命感。充分的自我激励、自我表现是发挥个人魅力的基础条件,良好的人际沟通力、组织决策力是调用资源的有效通道,拥有使命感是达成个人及团队梦想的催化剂。
1.自我激励
身为一个领袖要找到追随者,要激励他人,首先需要的是激励自己,从而以身作则、表率示范。权威调查机构盖洛普的一项涉及110多万人、遍布63个国家的调研结果显示:当一个人所从事的事情处于优势和激情的重合区域,他往往会达到最佳状态,即达到个人的最佳领导区。调查范围内,全球优秀的领袖无一不是这样。
青少年领袖首先需要不断探索自己的优势潜能,去看见更大可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激励,从而以更加饱满的能量激励他人。而激励的前提绝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经历自我认知、自我接纳,最终展现个人魅力。当然人无完人,找到自己的优势区、信心区并不是说就要彻底抛弃劣势区,而是拥有更全面的自我认知,他所确认和悦纳的不只是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价值,而是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不因存在的某种缺点、失误而自卑,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悦纳,进而持续自我激励,也才能更好地做表率示范、引领他人。
“音乐王子”电灯泡
刚来营地的电灯泡,曾是个十足的胖子,非常的自卑、沉默寡言。一个偶然的契机,营地导师发现他在音乐上的天分,遂创造机会让其展示。镁光灯、鲜花、掌声、拥抱,让极不自信的电灯泡经历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开始勇敢朝着自己的天赋优势进发,练声、写词、作曲,电灯泡在音乐道路上看见了自己更大的可能。为了站上更大的舞台,电灯泡努力学习,誓要考取理想学府;他同时开始正视自己的外形条件,凭借顽强的毅力减肥80斤。而今仍在求学阶段的电灯泡,已经完成7首个人单曲,营地只要有他的身影,就会变成一个小型演唱会现场。

电灯泡开唱
电灯泡之所以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主要是因为他在探索到自己在音乐领域的优势潜能后,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减肥80斤,考取理想学府,向着梦想前进,同时也成为更多人的偶像、榜样,激励他人。
2.沟通表达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说:未来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沟通是获取知识、交流信息、认知自我、集体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实中,很多青少年害怕社交活动,沟通不顺畅,不敢表达。但被动等待不可能获得支持,要想感召到追随者、调用资源,必须拥有人际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表达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自我表达
获得追随者支持的关键在于取得对方的信任,而良好的自我表达是建立人与人信任的重要基础。从广义来说,我们的行为、表情、语言、穿搭以及做出的选择等都是在表达自我。而从狭义上讲,自我表达主要指语言表达,因为它在沟通中最为高效直接。
自我表达有两层含义,一是表己,二是达彼。所谓“表己”,即输出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寻求认同、反馈;所谓“达彼”,是通过感染他人,帮助他人形成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人的行为,从而达成领袖愿景。卓越的自我表达力是发挥领袖影响力的基础。
(2)与人合作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所谓合作,即两人或多人一起为达到共同目的联合行动。“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只有与人合作沟通才能让资源为我所用,促进目标达成。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无敌的团队。团队中的个人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是达成愿望的重要支持。在小爽的案例中,小爽团队最终能成功,正是因为团队协作,资源调度。团队内部协作体现在根据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做了相应分工,如学过绘画、雕塑的人负责设计;对外合作体现在和同类有竞争的公司达成战略联盟,获取原料,实现共赢。这种高效联动,实现了资源最大利用。
3.组织决策
身为一个领袖要发挥个人魅力,把愿景转化为现实,必须具备执行力、组织力、决策力,调动资源并能合理分配资源,这样才能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组织力的高效协同直接关联行动效率,这对青少年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目标明确,要时刻有全局观。小爽经历了裁员之痛后,瞄准团队成员优势特点,转而做团队擅长的工艺品,明确设计师、会计、销售分工,使团队高效运作,成果显著。
决策力相当于将兵的统帅,是全局意识、未来意识的体现。良好的决策力应该是从团队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局角度看问题,考虑解决方案。小爽初次受挫后,对是否转型做了一笔计算,发现转型可以抵消红包成本损耗,于是从全局利益出发,当机立断,牺牲红包业务的前期工作付出、成本支出,大胆转投新领域。这体现了小爽的高决策力。
4.使命感
使命感是目标感、责任感的双向整合,代表着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是达成梦想的第一内驱力。唯有具备了使命感,才能将自我表现升华为卓越的团队愿景,才能从小我跳脱至大我,从个人目标延伸至团队梦想。
周恩来总理13岁就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一个人拥有的使命感越强,他的希望也就越强,与之相应的激情也就越强,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也就越强。同样,作为青少年领袖,只有具备了使命感,才会升腾起更大的责任感,全面提升自己。面对过程中的挑战、变化、阶段性失败时,才能鼓足勇气,有持续的激情解决问题,朝着梦想前行。
D5维度的公益行
D5维度是一名16岁的阳光男孩。他热心公益、热爱教育,在假期深入山区支教、多次在营地中担任助教,2019年参加深圳市各项义工活动累计时长达60小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协助联合百余营地同伴进行线上学习、助力抗疫。2020年,学业繁忙的D5维度在学校组建课题组,研究短期支教课程设计。他还积极和营地导师取得联系,就支教课题研发目标、课程设计进行商讨。从调查问卷到PPT、配音,D5维度都一丝不苟地制作。最终,其课题成果《思维训练3“分圣果”——对实际分配问题的体验与探究教学设计》获得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一等奖。在支教申请表中,D5维度这样写道:“心怀家国理想、直面真实挑战,我正在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大道上砥砺前行!”

“分圣果”课程设计的思维导图
D5维度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至山区学校、社会团体,不断脚踏实地践行公益,这背后支撑他的是“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使命感。正是这份使命感,让其眼界格局更高,责任更大,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只有更多的青少年拥抱使命感,国家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