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
2025年11月22日
一、自我
我是什么样的人?
璞玉现在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她在一次演讲中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个坦率、活泼的人,喜欢和真诚的人相处。我追求和别人不一样、和昨天的自己不一样。爱好占据了我生活中的大部分,平衡好学习和爱好的关系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我最满意自己的部分是善良,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所以我也愿意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营地中的璞玉
从璞玉的自我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在描述自己的时候,会更加关注自我内在的品质,比如兴趣爱好、性格特质等。在青少年时期,对自我有一个比较清晰客观认知的人,更容易设定符合自身状态的目标,并赋予持续完成目标的行动力,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也更有方向和憧憬。你会如何回答上面提出的“我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也许你会说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信仰或者是自己的价值观。事实上,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就是在回答何为自我。
自我指的是每一个独特的个体的个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将自我分为三类,分别为物质自我——我们的身体和延伸的自我;社会自我——我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多种角色,以及我们为他人所认可的方式;精神自我——内部的或心理自我,包括关于自己的特质、能力、价值观和习惯,以及感受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的看法。
青少年更多地关注精神自我。从前文璞玉的自我介绍能看出,青少年在进行自我描述时更倾向于把自己的一些特质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而不是泛泛地使用这些特质。由此可见,青少年能够把自我形象的不同方面整合成一个较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整体,并且,青少年也会尽力地把一些存在明显差异的信息进行整合,使其具有较高的组织性,从而维护自我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