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流
1.积极投入产生心流
如前所述,我们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由于过于沉浸其中,忘记了吃饭、睡觉,甚至会忘记外物的存在,我们常常用“忘我”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这种忘我的状态也被称为积极投入。所谓积极投入,其实就是一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有选择地进入一种主动自觉的模式,主动屏蔽干扰信息,将注意力保持在当前目标上的状态。这种沉浸忘我地投入到某项活动中去的能力,能够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和管理,提高个体做事情的效率,从而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美国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通过对数百位从事各种活动的人的访谈,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后,提出了一个概念——“心流”。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也被翻译为福流体验、沉浸体验,是指一个人积极投入到所做的某件事情中时,达到的一种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人感觉到充实、兴奋和满足。

“心流”之父、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2.处于心流状态的感受
挑战的痛快
在一场颇具挑战性的营地中,一名学员这样描述自己完成挑战后的感受:“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去突破自己的时候,我竟有一种非常痛快的感觉。等到结束的时候,再回顾自己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自己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我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场战役中战胜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通过这名学员的描述我们发现,他在挑战自我的时候即处于这种心流状态。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人处于心流状态时,“像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又像一个画家,目睹画布上的色彩构成互相吸引的张力,在惊讶不已的原创者眼前形成崭新生命时的感觉。它还像一个父亲第一次见到孩子对他报以微笑时的喜悦”。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赵昱鲲博士这样描述心流状态:“你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就不一样了。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个地方汇聚,那些跟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甚至包括你对世界的意识、对自我的感知,更不用说对别人评价的患得患失、对物质得失的精心计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但是所有这些念头都是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组织得井井有条。它们一起高效率地去完成一个任务。这时候,心里的念头就像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并且井然有序,势不可当又能从心所欲,喷涌而出但不四处洒落,而是汇聚成一条水龙,冲荡开一切泥石沙砾,创造、奋斗、整合。你不需要特意去控制这个过程,但一切又都在你的控制之中。”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他认为,庖丁在解牛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技巧几近完美,动作合乎自然,最终呈现的技艺出神入化,这种状态已经进入心流状态。当一个人积极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而且伴随着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