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领袖力的培养
青少年领袖力的培养要基于以下三点展开:一是激活自我效能感,释放个人魅力,让其能真实自信地展现自我,发挥影响力、号召力;二是看见美好,树立目标并将目标感升华为使命感,从而让其生发更大的勇气、毅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以达成目标;三是设置关键事件,锤炼领袖技能,在实践中提升沟通表达力、组织决策力、执行力等。下面就这三点分别叙述。
1.激活自我效能感,释放个人魅力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指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特定行为的事前预测与判断,是个体是否有能力适应环境的主观判断和自信”,即:是否相信自己,是否能完成自我激励。相信自己是释放个人魅力的前提,只有一个人自我效能感高,足够自信,对于自己胜任某一任务信心坚定,即使面临失败,也因为较强的心理恢复能力迅速振作起来,才能自如地释放个人魅力。
“破茧成蝶”的果冻
果冻作为一名敏感的女孩子,因为被班里同学嘲笑而开始抗拒社交。甚至在去营地前的机场因害怕与团队集合,她硬是在登机时打了退堂鼓。一次演讲活动中,果冻听到台上的婷婷讲述自己的过往。看到经历与自己如此相似的婷婷学姐现在那么优秀,果冻也下决心要去尝试、去突破。
一年后,在一次叫作“奥斯卡之夜”的营地表演课上,果冻勇敢挑战了秀芹这个角色,出演电视剧《亮剑》中的经典片段。为了能淋漓尽致地演出秀芹视死如归的精神,果冻必须克服拘谨的状态。正式演出中,她在台上呐喊“李云龙,你开炮啊”,震撼全场。最终果冻凭借出色的演技夺得最佳女配角。在颁奖仪式中,果冻领过“小金人”奖杯,她彻底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勇敢,也可以在公众面前绽放。回家后,她把从营地中学来的“我生来就是英雄,我喜欢我自己”的字样挂在床头,时刻激励自己。她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像婷婷姐那样优秀的青年,去帮助更多人。

果冻(右一)在表演
婷婷的出现,让果冻找到了“替代经验”。昨日之婷婷恰如昨日之果冻,那婷婷的榜样经验也昭示着:明日之果冻可成为今日之婷婷。因此果冻开始迈出尝试的步伐,在戏剧表演中,果冻成功突破自我,达成行为成就,意识到自己可以和团队共处,可以在公众面前自如表达、展现,由此击退了内心的懦弱与恐惧。正是这样多维度助力促成果冻自我效能感提升,变得自信、阳光,开始散发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2.看见美好,构建人生使命感
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事时是不是负有使命感,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使命感是目标感、责任感的双向整合,代表着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使命感不仅是自己有目标,而且心系他人的目标。青少年在成就个人及团队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阻力、困难,这时使命感是其第一引擎、原动力,能为其持续输送热情与毅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探险家约翰·戈达德15岁那年写下了气势非凡的《一生的志愿》,44年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约翰·戈达德说:“我总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要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有价值的人生,而有价值的人生源于人生的使命感。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描述了使命感如何塑造人生的价值:有三个工匠在一起盖房子。行人路过,分别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匠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工匠说:“我在盖一栋很大的房子。”第三个工匠说:“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匠还在埋头砌砖,第二个工匠当上了工程师,第三个工匠成了这座城市的设计师。要培养青少年的使命感,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看见美好,从小我中跳脱出来,去寻求自我核心的认同感,树立心系他人目标的宏愿。
爱循环
所谓“看见美好”即看见榜样、看见未来。光和青春于2016年搭建了营地学员互助平台。这一平台一直践行“爱循环”理念,成员身体力行着助人助己的使命,不断完善自己的领袖力品格。申请当营地助教、赴山区支教、在演讲舞台“听见”中为青少年发声,成为很多孩子的梦想。
2018年以来,光和青春培养了300多名优秀的营地助教,10多名在大学期间加入光和青春“TOP国际青年导师计划”,此外还输送了90多位优秀学员参与了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与光和青春共同组织的山区公益支教项目。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爱循环”所指引,树立人生目标、践行人生使命。
3.设置关键事件,锤炼领袖技能
青少年领袖技能如沟通表达力、组织决策力需要从做事中来,因此有必要设置关键事件,创造条件让其实践。有一项调研,对中学生干部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关键事件是一个激发领袖潜力、丰富其工作技能的重要渠道。大多数被访者都承认,在其担任职务期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为需要帮助的同学募捐,开展体育活动、英语竞赛、军训、文化节等,都极大锻炼了其领导能力。在关键事件中的具体收获,有38.5%的被访者认为加强和改善了说服他人的技巧,30.8%的人意识到与他人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其他收获还有事先周密计划(26.9%)、应急状况的处理技巧(23%)、爱心的养成(19.2%)、自己有主见的必要(19.2%)、责任意识(15.4%)等。
一些国家的青少年教育中,领袖力的培养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教育者创设了许多环境提供关键事件,供青少年体验,进而激发其领袖潜能,培养领袖力素养。如新加坡有招募学生议员、行动价值观计划(VIA)等项目。芬兰高中的学制采用不分年级制模式,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美国高中有球队队长联盟、公民委员会、学长辅导员、同伴心理辅导员等组织,供学生进行领袖力实践体验。
模拟联合国大会(Model United Nations,简称模联(MUN))是领袖力关键事件设置的典范。它对联合国大会和其他多边机构进行仿真学术模拟,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参与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代表们遵循议事规则,为了“国家利益”辩论、磋商、游说。青年人在模联上,锻炼自己组织、策划、管理、研究、写作演讲、辩论、解决冲突、求同存异和与他人沟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模联成为领袖力培养的绝佳设置。
营地教育中,也应有大量针对领袖力培养的关键事件设置。如开篇提及的“PVP商战”,就是通过设置公司组建、融资、采购、生产、销售、裁员诸多关键事件,真实还原商业社会。这些关键事件的设置为锻炼孩子们的团队协作力、组织力、沟通力、决策力等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让其在实践中学会制定计划,承担责任,平等对话,处理突发状况等,锻炼自己的领袖技能,释放个人魅力,发挥领袖影响力。
本章要点
1.青少年领袖力是发挥个人魅力、运用多种方式调用身边资源成就个人及团队梦想的能力。
2.领袖力培养主要着眼的四大素养:自我激励、沟通表达、组织决策、使命感。
3.培养领袖力应从三方面入手:激活自我效能感,释放个人魅力;设置关键事件,锻炼领袖技能;看见美好,构建人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