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黄帝与蚩(chi)尤

四 炎帝、黄帝与蚩(chi)尤

按照习惯说法,汉族的确有一个主要源流,那就是以炎帝、黄帝、蚩尤为首领的远古部落。

炎帝,号神农氏,由于懂得用火而被拥立为部落首领,所以又称炎帝。炎帝其实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新石器时期姜姓部落首领的尊称。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máo),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530年。据传,炎帝部落从西方游牧进入黄河中下游,兴盛于姜水(一说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流域,足迹踏遍今陕西、湖北、湖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

因为生活在5000年前,处在没有文字的年代,“牛头人身”的炎帝,是一个被严重神化了的人物。但拧掉口传历史的水分,我们仍能深切感受到他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第一,制耒耜(lěi sì),种五谷,发明了刀耕火种,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问题,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始祖。第二,开市场,以日中为市,倡导以物易物,为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石。第三,织麻布,让部众穿上了衣裳,告别了以树叶遮羞的历史。第四,作五弦琴,使人们破天荒地享受到了天籁之音。第五,始创了弓箭,有效防止了野兽袭击与外来部落的侵扰。第六,制作了陶器,引导人们对食物进行蒸煮加工,是人类饮食卫生史上的一次革命。第七,定日月,分农时,引导人们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第八,亲尝百草,用草药为部众治病,从而赢得了万千部众的衷心爱戴。可以说,在使远古人类告别蒙昧落后这一点上,炎帝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物,尽管他不是特指一个人。

黄帝,成长于姬水(一说是陕西渭水,一说是河南新郑的潩水)流域,本姓公孙,后改姬姓,长大后领导着一支新兴的游牧部落。他曾居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号轩辕氏;后来建都于有熊,也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所以后人多称他为黄帝。传说,黄帝也是个创造力惊人的人,先后发明了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从而为自己积攒了威望与声誉。

新兴的黄帝部落,已从姬水流域东进到达有熊(今河南新郑);而没落中的炎帝部落,大本营设在不远处的陈丘(今河南淮阳)。对有限土地资源的争夺,使得两大部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战争。一天,远古历史上第一次恢宏的大战——阪泉(今河南扶沟)之战终于爆发。黄帝经“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则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

炎、黄部落合并后,黄帝借助阪泉之战的余威,率部落渡过黄河,挺进到东夷部落的大本营涿鹿(今山西运城),与一个叫蚩尤的人拉开了架势。

蚩尤,是起源于东部沿海的东夷部落的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由于善于制造金属兵器,习惯使用刀、斧、戈作战,并且有81个兄弟参战,所以,蚩尤并未把黄帝放在眼里。战争的过程一波三折,最终还是有勇无谋的蚩尤掉了脑袋。除了部分部众南逃长江流域,日后成为苗族、瑶族与畲族之外,绝大部分东夷部众成为黄帝领衔的华夏族的一部分。从此,黄帝成为远古时代中原各民族的共主,开创了游牧与农耕、海洋文化结合的历史,从而被尊崇为华夏始祖。

综上所述,汉族并不只是炎黄子孙,还是蚩尤子孙,而且还有可能是南北朝时期大量内迁的五胡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