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金戈铁马
冥冥中似乎有一双命运之手有意拨快了历史的时钟,给李元昊腾出了一方一展雄姿的舞台。公元1031年,正值壮年的李德明病逝了,战功卓著的太子李元昊子承父业。
李德明下了蛋,李元昊把蛋孵了出来。
让我们浏览一下李元昊的精神路标:即位伊始,这位通晓汉蕃佛典、法律,精于军事谋略的少年,便举起改革大旗,发布了秃发令,推行剃去头顶的毛发,将刘海从前额垂到腮边的传统发式;废除了唐宋赐予的李姓和赵姓,改用党项姓“嵬(wéi)名”;抛弃了宋朝西平王和辽国平西王封号,用党项语称“吾祖”;废除了宋朝年号纪年,自立年号为显道;创制了西夏文——蕃书,要求夏国文书一律采用新文字;改革了官制,使中原官职与党项官职并存;订立了兵制,设立了擒生军、侍卫军和地方驻军。公元1033年,他扩建了宫城殿宇,将兴州升为兴庆府。一切都昭示着一个结论:元昊是最具天才、最富想象力的党项领袖。无论是在他生前或死后,党项人的头脑中和西夏的政体中都深深地打上了他的烙印。
之后,他南征东战,辖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国内设有十七州。
公元1038年农历十月十一,羌历年清晨,正值而立之年的元昊身穿白色帝袍,在阳光沐浴下走上帝座,宣布成立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成为与宋、辽、金并列的主权国家。
元昊派遣特使前往宋朝通报建国的消息,请求宋承认自己为友好而独立的邻邦。宋仁宗无法接受原来称臣的党项与自己并驾齐驱,下诏削去元昊的赐姓和官爵,关闭边市,贴出告示悬赏擒拿元昊。为此,元昊撕毁了与宋的和约,滚滚狼烟立刻笼罩了宋的西部边陲。
公元1040年初,元昊进攻延州,宋将范雍一败再败,驰援的将军只求自保、互不接应,导致延州失守。战后,延州地方将领竟无一人出来承担责任,朝野一片哗然。
在众声喧嚣中,宋仁宗任命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使与副使,抵抗西夏达4年之久。在弥漫着烽烟的城墙上,我仿佛看见一个戎装文人迎风而立,风把他的盔缨和胡须拨起来在空中飘舞,也把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送进了我的耳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寝,将军白发征夫泪。
西夏虽然稍占上风,但是人困马乏,后援不济,加上宋朝停止了岁币供应,封闭了边关,西夏民众无法得到茶与布,因此西夏民间传出了“十不如”的反战歌谣,元昊被迫于公元1044年提出停战。双方议定,夏取消帝号,由宋册封为夏国王,夏对宋仍在名义上称臣,宋每年赐给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和议使西夏获得了宋朝的承认并坐享岁币,范仲淹也得以回到朝廷当了几年副宰相而后被贬为邓州知州。在那里,范仲淹凭借少年时代的记忆和好友滕子京寄来的《洞庭晚秋图》,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岳阳楼记》。
人生中最难以忍受的,不是连续的坏天气,而是持续晴空万里的日子。战争会给人民带来苦难,但没有战争也会使英雄沉沦。从此,铁血男儿心海里翻腾的不再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代之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元昊先是中了宋的反间计,错杀了野利皇后的两位叔叔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后来为表达悔意,将皇后的婶婶没藏氏迎入宫中。谁知,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如胶似漆起来。醋意大发的野利皇后背着元昊将没藏氏送入戒坛寺削发为尼。公元1047年,不甘寂寞的元昊不仅继续与没藏氏暗度陈仓,而且宣布废掉野利后,将太子宁令哥的新娘没移氏据为己有立为皇后。接着,他在天都山建造了一座壮丽的宫殿,供他与新皇后尽情浪漫。
温柔乡是英雄冢。公元1048年正月十五,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元宵之夜,被父亲夺走妻子的宁令哥与同伙入宫行刺,酩酊大醉的元昊被割掉了鼻子。第二天,因流血过多,这位年仅46岁的一代枭雄离开了人间。其结局,一如苏妲己之于殷纣王、褒姒之于周幽王、西施之于夫差,郑袖之于楚怀王、杨玉环之于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