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两代半傀儡

九 两代半傀儡

公元556年,西魏太师宇文泰已经做好了夺位的一切准备,但秋季到北方视察时得了重病。临终前,将国事托付给了侄儿宇文护,叮嘱他辅佐儿子完成未竟的事业。

年底,宇文护按照叔叔的遗愿,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将帝位“禅让”给了宇文泰16岁的太子宇文觉。第二年初,宇文觉继位称帝,建立了北周。他不过是皮影戏里只管表演的提线木偶,至于做什么动作和说什么话,全凭幕后的操纵者——堂兄、大司马宇文护。

宇文觉虽然尚未成年,却也想法很多,因而秘密召集了一批武士在皇家园林演练擒拿格斗,此招后来被少年康熙克隆过去并获得了成功。是年秋,内部有人向宇文护告密,宇文护立即活捉了参与筹划的大臣和正在训练的武士,将宇文觉贬为略阳公并于随后暗杀。

宇文觉的大哥、23岁的宇文毓从刺史升任天王。宇文毓上台后,处理起事情来有板有眼,为人宽容,人望激增。感受到威胁的宇文护于公元560年指使亲信在皇帝的糖饼里下了毒。临终前,口鼻流血不止的宇文毓口授遗诏,拜托大臣们忠心辅佐弟弟宇文邕。

按照皇帝的遗诏,宇文泰的四子、17岁的宇文邕戴上皇冠。连续换了三任皇帝,大权在握的宇文护不仅不有所收敛,反而更加飞扬跋扈。宇文护和新皇帝一起拜见太后时,往往赐给宇文护座位,而皇帝却站在旁边。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因时机未到,所以极力忍耐。天长日久,宇文护的狂妄和跋扈激起了群臣的反感,就连他昔日的亲信都跑到了皇帝一边,他的一举一动都进入了皇帝的视野。

时机终于成熟,陷阱已经挖好。公元572年,皇帝约上宇文护一起拜访太后,在路上,皇帝将周成王的名篇《酒诰》交给堂兄,要他“以此”规劝太后不要酗酒伤身。两人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太后下榻的含仁殿,宇文护在太后面前一丝不苟地读起了《酒诰》。乘其不备,皇帝抡起玉珽将其击倒。幕后的武士一跃而出,将宇文护剁为两截。

用了整整15年时间,北周皇帝两代半的傀儡生涯方告结束。

5年后,亲揽朝政、底气十足的宇文邕动员15万人与北齐交锋于今山西临汾附近。虽说其间也穿插着部署和攻城情事,但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不过半日。太阳落山时,北齐已成往迹,百年来沸腾着血水、燃烧着仇恨的北方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走向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