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原名蔡琰,东汉名士蔡邕(yōng)的女儿。军阀董卓专权后,为了骗取虚名,将名士蔡邕连升了三级。董卓被杀后,蔡邕被抓了起来,冤死狱中。后来,董卓部将作乱,关中一片混战,随着难民一起流浪的蔡文姬被趁火打劫的匈奴骑兵抢走,献给了左贤王。
这株南国芙蓉一露面,立时娇艳了寂寞而单调的草原。左贤王的惊诧,绝不亚于他的祖先呼韩邪首次见到有着落雁之貌的王昭君。她被左贤王收为夫人,先后生了两个儿子:阿迪拐和阿眉拐。
从此,她再也梦不到遥远而亲切的故乡。不承想,中原还有人牵挂她,而且是对南匈奴发号施令的曹操。
此时的南匈奴已雄风不再,他们早在东汉初年就内迁到了长城以南,东汉与匈奴的关系,也由呼韩邪单于一世时代的准君臣关系变成了真正的君臣关系。东汉按年度给予南匈奴援助,还设置了使匈奴中郎将监督匈奴。对于朝廷,南匈奴人几乎言听计从。
公元208年,曹操派出使者携带千两黄金和一双白璧前往南匈奴,向左贤王索要好友蔡邕之女。
左贤王当然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得放爱妻回归。去留两依依,中原故乡在这头,两个孩子在那头,面对子女与故国的两难选择,她欲哭无泪,心如刀绞。35岁的蔡文姬在汉使的催促下,恍恍惚惚地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酸泪苦雨滴滴注入心头。
于是,她饱含血泪写下了《胡笳十八拍》(又名《胡笳鸣》)这一千古绝唱。全曲通过她被虏、思乡、别子、归汉等一系列坎坷遭遇的倾诉,生动再现了战乱年代一代才女悲欢离合的传奇经历。歌里字字血、声声泪,每一拍都如泣如诉:“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直到今天,我们仿佛还能听到那悲怆的乐曲和凄婉的歌声,也仿佛看到一位身心疲惫的女子正行走在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