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香妃的传说

八 香妃的传说

明代,占据天山以南的,是察合台后裔所建的叶尔羌汗国。叶尔羌第三代汗阿不都克里木当政时,就同境内的主体民族畏吾儿人一样皈依了伊斯兰教。由于被伊斯兰教历史上俗称回教,畏吾儿人又被称为回人、缠回、回部,所以天山以南从此被称为回疆。

阿不都克里木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为了增强自己对伊斯兰教徒的号召力,他居然千方百计把和卓伊斯哈克·瓦力从中亚请到了叶尔羌。和卓乃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圣裔,是对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后裔的尊称。

后来,伊斯哈克异母兄长的两个儿子尤素甫和阿帕克也来到喀什噶尔,从而引发了和卓之间的内讧。17世纪70年代,白山派和卓阿帕克被黑山派逐出喀什噶尔。情急之下,阿帕克向准噶尔汗噶尔丹求援,正中对天山南麓垂涎已久的噶尔丹的下怀。公元1678年,噶尔丹应邀出兵攻占了叶尔羌汗国,扶植阿帕克为傀儡汗。

后来,清朝出兵天山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对维吾尔人采取了明智的怀柔政策,维吾尔封建主额贝都拉被任命为哈密王,大小和卓也趁机填补了准噶尔人留下的空当。

清朝远征军派遣使节来到叶尔羌,要求大小和卓接受清朝的统治。大和卓波罗泥都同意归顺,而小和卓霍集占和各城伯克(首领之意)认为清军补给困难、无法久战,因而坚决反对归附大清。

错误的判断就要付出代价。公元1759年,清朝定边将军兆惠率远征军强行越过天山南下叶尔羌,温和派首领大和卓被生擒,顽固的小和卓则带着妻子逃进葱岭深处的巴达克山。原准噶尔汗国19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划入大清。

据说,追击“逃犯”的前线传来喜讯: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部落酋长杀掉,他的妻子伊帕尔罕被生擒。在庆功宴上,小和卓的妻子被呈献给风流倜傥的乾隆,从而演绎出一段扑朔迷离的传奇。但襄王有梦,神女无心。据说体有异香、冰肌玉骨的“香妃”是一位崇尚自由、追求真爱的孤傲女子,那专为她修筑的伊斯兰式豪华住宅宝月楼和皇妃那荣耀无比的地位,并没有冲淡她丧夫的剧痛与离乡的酸楚,她不仅不肯就范,而且怀揣匕首以死相逼,最后是乾隆之母钮钴禄氏趁乾隆在天坛祭天,安排太监将香妃绞死在了宝月楼中。右安门内的南下洼,陶然亭北的土坡上,一座新坟掩映在荒烟蔓草中,任凭失魂落魄的乾隆默默垂泪,也给世人留下了几许悬念几多话题。笔者以为,幸亏她及时去世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死得正是时候,免受了他日的磨难和难堪,同时又成为世人心目中的童话。因为现实和理想、岁月与人的命运之间总有差距,而逝去的永远都是回忆、只有美好。

其实,以上故事纯属传说。真实情况是,香妃的叔叔和哥哥因为协助乾隆平定和卓有功,先后被封为辅国公。后来,她随同哥哥奉旨进京,因为美丽被召入宫中。在宫中生活了28年的香妃于公元1788年4月19日去世,而传说将她绞死的皇太后此时已死去11年。她的遗体被安葬在清东陵乾隆裕妃园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