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巾帼女杰
当一个人脸向着太阳的时候,就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了。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东京登基后,命令契丹军队以“打草谷”牧马为名,四处掳掠,自筹给养,使周围百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拼命反抗。占领开封仅仅三个月的辽太宗,被迫以“避暑”为名挟裹着府库珍宝和宦官宫女仓皇北还。大队人马走到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南),辽太宗突然暴病而死,终年45岁。
太宗一死,辽国内乱便接踵而至。第三任皇帝耶律阮(耶律倍的长子)、第四任皇帝耶律璟(耶律德光的长子)先后被刺杀。直到耶律贤(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朝廷才安定下来,但他因小时候亲眼看见了父亲被杀而落下了神经衰弱的毛病,经国大权便渐渐落到了一位漂亮女人手中。
她叫萧绰,乳名燕燕,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16岁进宫后,便以美貌、睿智和显赫的出身赢得了龙心,被意外地立为皇后,并允许替力不从心的丈夫处理政务。一般的程序是,军国大事先由燕燕召集契丹和汉族群臣共同议定,然后再告知皇帝。时间一长,燕燕便得心应手地处理国务,而皇帝也能毫无干扰地硬撑着身体到深山野岭中游猎。公元982年,35岁的耶律贤病死在游猎途中。他在临终前立下遗嘱:“长子耶律隆绪继位,军国大事听命皇后。”
圣宗耶律隆绪即位时才是12岁的娃娃,而总摄朝政的承天皇太后萧绰刚过30岁,正处于意气风发、风姿绰约的年龄。直到公元1009年太后仙逝,辽国真正的权力始终掌握在萧绰手中。
花并不是为了美丽才开放,那只是为繁殖后代实施的一个计谋。为了将大臣掌握在股掌之中,她机关算尽。她把侄女嫁给了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zhěn),使其对自己忠心不二;她将圣宗的坐骑换给了于越耶律休哥,使之感激涕零;对于汉人出身的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她干脆以身相许,并赐其耶律姓,使其名正言顺地出入宫帷,与己常偕鱼水之欢。美丽的萧太后用过人的手腕,稳住了群臣,也使圣宗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尽管如此,太后仍事必躬亲,即使有时把圣宗带在身边,也不过是让他长长见识。
但她的事必躬亲并没有造成圣宗的无能,因为她对儿子要求极严,使圣宗有时间学文习武,从而成长为一名“英辩多谋、神武绝冠”的明主。这是一个从来不让爱情左右自己选择的太后和一个在母亲严厉教导下茁壮成长的小皇帝所形成的伟大的母子关系,也是中国帝制内幕里最光鲜的历史章节,大清的慈禧显然受到了启发,但未得精髓。
她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朝政管理者,而且仿效阿保机的皇后成为一位鲜有败绩的军事统领,领导着属于自己的拥有1万骑兵的斡鲁朵。她对内勤修国政,锐意改革;对外赏罚严明,将士用命,东降女真,南抗宋朝,西攻党项、回鹘,北侵铁勒,陷入低谷的辽国再次雄起。
她的精彩表演才刚刚开始,真正成就她英名的是形同纸老虎的大宋。公元986年,宋太宗命令征服南唐的名将曹彬率东路军兵进涿州,让征服南汉的名将潘美率西路军出雁门,田重进率中路军大举进攻辽国,试图夺回丢失已久的燕云十六州。战争初期,宋军进展顺利,尤其是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战绩辉煌,大有黑云压城、山雨欲来之势。萧太后面临强敌,运筹帷幄,一方面下令耶律休哥固守南京(今北京),阻止东线宋军主力北进;一方面命耶律斜轸进军山西,阻击宋西路军;自己则亲率精骑实施机动策应,与休哥形成钳击态势,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一举击溃曹彬统帅的10万东路军,然后在中路、西路实施了大规模反击,迫使宋军全线溃退,创造了中国古代史上内线机动作战的奇迹。
北宋西路军副帅杨业听到宋军失利的消息,即行护送内附的汉人向内地撤退,但西路军统帅潘美和监军王侁却逼迫杨业向辽军发起攻击。杨业预料此去必败,因而请求潘美、王侁在今山西朔县陈家沟谷口派伏兵接应。杨业一路血战,勉强抵达约定的地点,却远远发现谷口空无一人,原来潘美、王侁久等杨业不至早已撤兵而去,杨业不禁放声大哭。陷入契丹重围的宋军全部战死,杨业的坐骑被箭射中,杨业落马被俘,绝食三日壮烈殉国。杨业的长子杨延玉同时遇难。
战后,杨业被宋太宗追赠为太尉、大同节度使,杨业的六子杨延昭出知景州,杨业的其他5个儿子都受到重用,“杨家将”从此名扬天下。而潘美被连降三级,王侁被发配金州。
岐沟关一战使萧太后声名鹊起,但她的英名又何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