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亡命天涯
北匈奴西迁,发生在公元一世纪末年。当时的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投降汉朝,北匈奴不肯就范。因而,汉朝发起攻击,在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侥幸逃脱。唐诗《塞下曲》形象地描述说: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战后,北匈奴残余被迫仓皇西逃,剩余的10万部众被鲜卑合并。
帝国消失了,但流动的帝国余脉尚存。他们以马蹄为笔,以亚欧大草原为背景,书写了一部近四百年持续迁徙的悲壮史诗,准噶尔盆地——巴尔喀什湖畔的悦般——阿姆河流域的康居——泽拉夫善河边的粟特国——钦察草原的阿兰国——顿河与多瑙河草原。4世纪下半叶,匈奴人已经无限接近了哥特人的领地。
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于公元3世纪进入黑海沿岸,以德涅斯特河为界,河东称东哥特,河西为西哥特。374年隆冬,一群黑头发、黄皮肤、身材短粗的外来人突然出现在东哥特边境,这些神秘的人粘在马上,刀箭共用,忽聚忽散,来去无踪,没等东哥特步兵布好方阵,已经像高山上的暴风雪一样“从天而降”。东哥特遭到了从未有过的惨败,“东哥特人的亚历山大大帝”亥尔曼因为接受不了这一结局绝望自杀,多数东哥特人被迫投降,并将公主送给了匈奴单于巴拉米尔;不屈的人则四散而去,把压力留给了同胞西哥特人。
东哥特灭亡的消息传到西哥特,西哥特人赶紧布置了一道钢铁防线。但巴拉米尔率领大军巧妙地绕道而行,在德涅斯特河上游偷渡成功,从敌军背后发起了冲锋。西哥特人不战自溃,军队连同家属数十万人潮水般涌到多瑙河沿岸。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提出了入境申请,表示愿为罗马守卫边防。正为兵源发愁的罗马皇帝瓦伦斯欣然同意,条件是西哥特人解除武装并交出妻子和孩子作为人质。
公元376年,走投无路的西哥特人忍辱答应了罗马的要求,争先恐后地登上独木舟,仓皇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境内,在新主人的压榨下苟且偷生。后来,不堪凌辱的西哥特人发动起义,在公元470年攻陷了伟大的罗马,使象征着奴隶制的“永恒之城”匍匐在了奴隶脚下。
如此看来,是匈奴骑兵的到来导致欧洲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百年动荡。其情景犹如后浪推前浪的潮水:西哥特人先是来到意大利灭掉了西罗马帝国,而后又越过高卢在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原来居住在西班牙的汪达尔人,不得不渡过地中海,到北非去建立他们自己的国家——汪达尔国。居住在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向南扩展到高卢一带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原来驻扎在欧洲东部的东哥特人,则逃到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建立了东哥特王国。难怪西方学者把古典文明的终结怪罪到日耳曼和匈奴头上,而匈奴无疑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