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奥斯曼苏丹
西突厥被李治征服后,群龙无首的各个部落开始闯荡天下。他们知道冒险是有代价的,但不冒险就等于慢性自杀。他们拿生命赌明天,竟然赢得了连想都不敢想的一切。
大概在11至13世纪,西突厥的一支人马由酋长埃尔托格卢尔率领,进入辽阔而富庶的小亚细亚,依附于塞尔柱人建立的鲁姆苏丹国,封地就在塞尔柱帝国的西北边沿达达尼尔海峡周围,也就是与拜占庭帝国对抗的前线。
日后,奥斯曼帝国的编年史给奥斯曼人编造了一份血统高贵的宗谱,说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救星诺亚。据此推理,不用说,再向上就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从以后的历史可以发现,他们日后的崛起,绝非出自高贵的血统,而是出自于宗教、军事和政治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个有趣的原因就是婚姻。
埃尔托格卢尔去世后,儿子奥斯曼继承的领地并不比原先大多少。奥斯曼的发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婚姻,他的妻子是伊斯兰教苏菲派长老谢赫·艾德巴里的女儿。据记载,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奥斯曼继位时,庄严地向女婿赠送了一把“胜利之剑”,还特别授予他伊斯兰教“圣战者”的桂冠,在他的头上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从此,奥斯曼高举着“胜利之剑”东征西讨,一举奠定了帝国600年的伟大基业。此后,通过隆重的仪式颁发“胜利之剑”,成为历代奥斯曼苏丹即位时的传统仪式。
在交口称赞声中,奥斯曼于公元1300年自封为苏丹,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的地位被取代,许多突厥部落慕名投到奥斯曼麾下。从此,奥斯曼率领“信仰武士”们开始了对拜占庭潮汐般的征讨。
小战役不过是些铺垫,真正的血战发生在公元1317年的布鲁萨城。这是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北部的军事重镇,城垣坚固,易守难攻,双方僵持达9年之久。当布鲁萨城弹尽粮绝开城投降时,奥斯曼已经生命垂危。为了永久占领此地,他的遗体被安葬在该城的一座教堂中,这座教堂很快被改建为清真寺。据说他临终时,还以微弱的声音告诫儿子奥尔汉:“要时刻牢记,不要残忍,因为对一个国王最有害的莫过于残暴;要主持正义,因为正义是治国根本;要珍爱学者,身边要有懂法律的学者,因为真主的法律是我们唯一的武器;要公正无私,要仁爱,要时刻保护好你的臣民,这样你就能得到真主的保佑……”
难怪有人说,哲学总是在死亡的那一刻诞生,因为这是一个人最终的也是全部的生命感悟。
奥斯曼去世后,这个高歌猛进的突厥公国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为奥斯曼帝国。布鲁萨城被确定为帝国的首都。建立这个国家的突厥人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人”。
随后,他们把目光对准了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