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麦积山烟雨

四 麦积山烟雨

“战神”征战多年,毕竟在军中有一批忠实拥戴者。但那位母亲和新可汗只顾庆祝,根本没有采取善后措施。十天后,侯吕陵氏就惨遭暗算,幸存的阿那瓌则逃亡到有着姻亲关系的北魏。

阿那瓌的叔叔婆罗门击溃了叛军,自立为可汗。而先前逃走的阿那瓌,于公元521年在北魏支持下,聚兵30万杀回漠北,在今内蒙古固阳重新设置了汗帐。对于北魏此举,通过平叛上台的婆罗门显然难以接受,于是酝酿投奔妹夫当政的嚈哒(yèdá,又称白匈奴)。风声传到北魏的凉州府,平西长史费穆率领精兵抓获了婆罗门。柔然重新统一在了阿那瓌麾下。

公元525年,北魏发生六镇起义,皇帝急召阿那瓌出兵平叛,本应投桃报李的阿那瓌,却趁机率10万大军占领了北魏漠南地区。公元540年,阿那瓌重新击败高车,俨然民族英雄社仑再世。

在北魏如日中天的时候,柔然老老实实地称臣纳贡,而当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后,柔然就不再称臣,反而成了东、西魏争相讨好的对象。柔然与东西魏同时通好,目的无非是居中谋利。阿那瓌可汗先向东魏求婚,东魏权臣高欢将宗室女兰陵公主嫁给可汗为妻。于是柔然出兵帮助东魏骚扰西魏。西魏无力对付柔然与东魏,只好派大臣到柔然请求和亲。正好阿那瓌的弟弟塔寒还未娶妻,因此西魏封舍人元翌的女儿为化政公主嫁给了塔寒。

虽然都是和亲,但东魏所嫁的是宗室女,且配与阿那瓌可汗;西魏嫁过来的不过是舍人的女儿,况且嫁的是可汗的弟弟。西魏的分量,自然相形见绌。于是,权臣宇文泰授意手中的傀儡——西魏文帝娶阿那瓌可汗的女儿为妃。但阿那瓌放出风去说,除非他的女儿做皇后,否则免谈。宇文泰不得已,逼迫西魏文帝废掉皇后乙弗氏,空出皇后之位迎娶新人。乙弗氏只好含泪出家,削发为尼。

公元538年,柔然公主到达长安,成为西魏尊贵的皇后。她尽管只有14岁,但容颜才识卓尔不凡,只是特别喜欢争风吃醋。废后乙弗氏虽已削发为尼,但还住在都城之中,还有与皇帝重偕雨水之欢的可能,从而引起了柔然公主的猜测与不满。西魏文帝为取悦新妇,只得派遣次子与母亲乙弗氏一同远赴秦州。临别时,西魏文帝与乙弗氏执手相看泪眼,悄悄嘱咐乙弗氏在外蓄发,希望来日相会。

消息走漏,柔然公主暗中要求父亲起兵逼西魏文帝除去乙弗氏。

为了女儿,父亲于第二年举国进犯,兵锋直抵夏州。西魏文帝遣使诘问阿那瓌为何兴兵。可汗回答:“一国不能有二后,老皇后尽管废黜了,但仍有复封的可能,一天不杀她,我就一天不退兵。”

对于战争而言,“对不对”是一个苍白的概念,“服不服”才是一切问题的本源。西魏文帝被迫派人远赴秦州麦积山,诏令乙弗氏服毒自尽。乙弗氏接到诏书后削尽秀发,然后入室服毒,以被子盖住身体慢慢死去,死时年仅31岁。

如今,在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043号狭小幽暗的洞窟中,就安葬着这位死不瞑目的女性——乙弗氏。我在麦积山下十分费力地抬头审视,山崖峭壁上、悬空盘道边,一个个外表苍凉、内里灿烂、密密麻麻、蜂窝状排列的石窟,就像历史早已哭干的眼睛,盛满了黑暗、绝望和悲哀。那开凿石窟形成的绵延千年、不绝如缕、叮叮当当敲击岩石的声音,表达的是狂热的宗教热情,还是一种悠长的悲歌、断续的哭诉,无望的祈祷?那漂浮在麦积山上的渺渺烟雨是乙弗氏的一腔幽怨,还是上苍的感泣?

青山无语,苍天无语,历史无语。

乙弗氏已死,柔然只好退兵。

害人者并没有长寿。这一年,柔然公主因难产也离开了人间,死时正值最为灿烂的二八年华(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