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柯尔克孜雄鹰
如果心有脚,回家的路就不会遥远。英俄私分帕米尔后,不少依恋祖国的吉尔吉斯人冲破沙俄的阻挠,成群结队返回祖国。一位被称为吉尔吉斯雄鹰的青年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吉尔吉斯英雄,他叫伊斯哈克拜克·木农阿吉,公元1902年生于新疆乌恰县,23岁赴苏联求学,回国不久就因宣传革命被关进了黑暗的牢狱。
公元1933年,盛世才与马仲英激战正酣,东突厥斯坦伊斯兰教共和国在喀什成立。
国有危难时,刚刚出狱的伊斯哈克拜克挺身而出,在乌恰山区迅速组建了一支精锐的爱国骑兵。
第二年,败逃南疆的马仲英部顺便将分裂分子赶出了喀什。慌不择路的分裂分子逃入乌恰山区,掉进伊斯哈克拜克骑兵的伏击圈,结果被一扫而光。
有感于境内吉尔吉斯兄弟的爱国热情,新疆省政府于公元1935年正式确定,将吉尔吉斯民族的名称译写为“柯尔克孜”,以区别于苏联境内的吉尔吉斯人。
伊斯哈克拜克同伪装进步的盛世才走到了一起,担负起了边防巡查任务。由于伊斯哈克拜克治军有方,职务也由团长提升为旅长,气量狭小的盛世才再也容不下这个比自己小10岁、威望直线上升的手下。
公元1940年,盛世才突然宣布将他解除军职,调往伊宁担任哈柯文化会会长,并派特务暗中监视。
公元1943年,也就是毛泽民被盛世才杀害的当年,伊斯哈克拜克秘密潜回南疆,在塔什库尔干发动了武装起义,矛头直指公开反苏反共的盛世才。
次年,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爆发,他先后任民族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亲自指挥了著名的精河——乌苏战役,显示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被民族军授予了中将军衔。
新疆各族人民参加的“三区革命”,牵制了国民党武装,在客观上为新疆解放提供了便利。因而,中共中央于公元1949年8月派代表邓力群来到新疆,递交了毛泽东给三区人民政府的电函,邀请他们派代表赶赴北平,共商建国大计。
收到电函后,三区政府决定派出由阿合买提江(维吾尔族)、伊斯哈克拜克(柯尔克孜族)、阿巴索夫(维吾尔族)、达列力汗(哈萨克族)、罗志(汉族)5人组成的代表团,秘密赶赴北平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三区方面的工作则由赛福鼎主持。
按照事先制定的精密计划,5名代表由伊宁乘汽车顺利启程,然后乘坐苏联飞机从阿拉木图直飞赤塔。
当飞机行进到贝加尔湖上空时,强大的气流使飞机失去平衡,飞机如脱缰的“野马”撞在巴依喀勒山上,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时间是8月26日。
噩耗传回家乡,连绵的帕米尔高原为之垂首,滚滚的叶尔羌河为之呜咽,古老的丝绸之路为之落寞。
云聚天低,残阳如血,荒冢漠漠,寒山隐隐,柯尔克孜民众沉浸在哀恸中难以自拔。
所幸,五年之后,柯尔克孜自治州正式成立,也算告慰了伊斯哈克拜克不死的英灵。
今天的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另有一部分居于阿克苏、喀什、伊犁、塔城等地,而黑龙江省富裕县少量的柯尔克孜人则是公元1733年从叶尼塞河上游东迁的黠戛斯老居民。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人已近15万。
前一章已经讲到,大唐这棵大树一倒,失去后盾的黠戛斯被迫将草原霸主的皇冠无奈地交给了新生的契丹。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契丹,是东胡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