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千里送鹅毛
公元646年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一位少数民族打扮的人千里迢迢赶往大唐都城长安。
他叫缅伯高,是回纥可汗派出的使者,任务是前往长安进贡,贡品是一只美丽而稀有的天鹅。
回纥是一个生活在漠北的游牧部落,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赤狄,秦汉时期改称丁零,南北朝时期更名为敕勒、铁勒、高车。其主人,也由鲜卑、柔然换成了突厥。从此,他们被迫为突厥人牵马,随突厥人出征,讲突厥语言,并随时准备把最漂亮的姑娘献给突厥主人。
高车共有六部,其中一个部落居住在今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名叫袁纥(hè),是今维吾尔人的祖先。另一个部落居住在今蒙古九条河地区,名叫乌古斯,是今土库曼和撒拉族的祖先。因此,维吾尔和土库曼是同胞兄弟,他们和突厥人毫不相干。
公元605年,高车各部首领按照惯例带上财物前往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汗帐朝贡。同样按照惯例,他们应该受到好酒好肉的招待。然而,没等他们进入汗帐,处罗可汗的士兵就一拥而上,将他们的随身物品搜刮干净。尔后,数百名高车酋长被全部阬杀。尽管这一事件没有进入大型杀戮事件的行列,但这种对朝贡者的蓄意谋杀却也创下了人类残酷兽行的惊人纪录。从此,突厥被高车的后裔永久地刻在血泪史上。
鄂尔浑河为之呜咽,大漠雄鹰为之垂泪,戈壁红柳为之变色。高车人从睡梦中醒来,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强图存之路。各个部落迅速选出了新酋长,秘密聚会共商反叛大计,一个由韦纥、仆骨、同罗、拔野古、覆罗等高车各部组成的部落联盟——回纥随即诞生。
回纥人的第二任俟斤(qíjīn,意为领袖)名叫菩萨,出身于药罗葛氏族,勇猛而有谋略,一上战场必身先士卒,每次战争无论大小都力求全胜,得到的战利品悉数分给部下,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效力。公元627年,菩萨亲率5000骑兵大破10万东突厥骑兵,一鸣惊人。此后,在今土拉河上建立了根据地的回纥与铁勒的薛延陀部结为联盟,互为唇齿,共同编织起东突厥汗国的噩梦。
不久,唐朝也加入了反突厥战线,三国时期“三英战吕布”的情景再现。东突厥汗国勉强支撑了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或被收降,或被赶走,回纥人终于了了祖先的心愿。
战争顺利结束,大家开始分配战利品。大唐与回纥暗地达成了默契,感到吃了大亏的薛延陀公开对抗唐朝。公元646年,唐朝任命回纥首领吐迷度为总指挥,组成回纥、仆骨、同罗和唐朝联军围攻薛延陀。薛延陀多弥可汗被杀死,他的领地被回纥独占。随后,作为对唐朝助战的报答和对唐朝威望的敬仰,吐迷度等铁勒12部首领前往长安朝觐,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实际上承认了唐的宗主地位。
像众星捧月一样,各周边民族竞相给“天可汗”进贡礼品,回纥更是不甘居人后。
缅伯高一路风尘仆仆,辛苦异常。当他在沔(miǎn)阳湖小憩时,稍一大意,天鹅居然脱手振翅而去,给他留下的只有一片鹅毛。诚惶诚恐的缅伯高叫天不应,呼地不灵,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将鹅毛敬献给李世民,并附诗自责:
天鹅贡唐朝,
沔阳湖失宝;
礼轻情义在,
千里送鹅毛。
意外的是,见到打油诗和鹅毛,李世民放声大笑。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不胫而走,为众国称道,令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