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远走高飞

八 远走高飞

与天祚帝分道扬镳的耶律大石,出身进士,是一位文武全才。他在与天祚帝会合后,真心实意地追随天祚帝,苦心孤诣地惨淡经营风雨飘摇的局面,却得不到信任,并处于随时被杀戮的危险之中。原因无非是他才华横溢,而且有过拥立耶律淳的“污点”。按照中国传统观念,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仁义忠孝,有没有才华、能力、功劳、政绩倒在其次,甚至平庸一点更好,显得老实、忠厚、可靠。所以,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宁肯选择懦弱的刘备,也不选择精干的曹操;对屡吃败仗却忠心不贰的关羽推崇备至,奉若神明,而对百战百胜却功高震主的韩信说三道四。

大石绝望,郁闷,万念俱灰,心惊胆战。但就是这种绝望,永远地、彻底地改写了他的下半生。公元1124年7月,耶律大石佯装生病,杀死监视自己的北院枢密使,率200铁骑连夜向西逃跑。在可敦城,他受到了鞑靼、乌古等18部众的拥戴,得精兵万余人。然后,他率领这支没有退路的哀兵,用激情划破了从帕米尔到咸海之间的广阔天空,使东部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国承认了他的宗主权。西域处处飘扬起契丹人黑色的旗帜,这枝绝色玫瑰终于在西域自由地绽放了。

公元1131年,耶律大石在新建的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自称葛尔罕(又叫菊儿汗,意为普天下之汗),国号仍为大辽,史称“西辽”,又称喀喇契丹。两年后,迁都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都城改名虎思斡尔朵(契丹语为坚固的宫帐)。

几度春风过后,他们长途跋涉的疲惫消失了,牲口长了肥膘,大石认为反击金兵、中兴辽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任命萧斡里喇为兵马大元帅,带领7万将士在公元1134年春东征。东征军接连征服了喀什噶尔、和阗、和州,正当凯歌高奏时,一场罕见的沙漠风暴突然降临,大量牛马和士兵被流沙湮没。迷信的大石认为皇天不顺,从此永远放弃了复国的宏愿。

经验告诉我们,梦想的高度,最好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因此,大石开始专心经营开拓他的西部疆土。公元1141年,西部喀喇汗王朝大汗马赫穆德与葛逻禄人发生武装冲突,他们分别向塞尔柱帝国残余忽儿珊国和西辽求援。忽儿珊苏丹桑贾尔亲率10万中亚联军北渡阿姆河扑向西辽,耶律大石则亲率西域联军迎战。

9月9日,两军在撒马尔罕北部的卡特万草原相遇。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西辽摆出哀兵之势,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率2500名骑兵攻敌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率2500骑兵攻敌左翼,大石统帅大军从中间突击,三把匕首同时插入敌军胸膛。中亚联军大败,3万多人横尸荒野,桑贾尔侥幸逃脱,他的妻子和左右两翼指挥官均成为俘虏。这次著名的战役,使塞尔柱突厥势力退出阿姆河以北,也使西部喀喇汗朝、花剌子模成为西辽的附庸。至此,西辽结束了中亚长期分裂的格局,建起了东起哈密,西至咸海,南抵阿姆河,北达叶尼塞河上游的辽阔帝国。

耶律大石万万想不到,当皇位传到他的孙子耶律直鲁古时,国家机器就出现了故障,因为耶律直鲁古是一个对权力提不起兴趣的庸人,他傻乎乎地将权力交给了上门女婿——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结果被女婿架空。后来,屈出律又娶了一个信仰佛教的美女,自己皈依了佛教不说,还强迫伊斯兰教徒放弃信仰,并把伊斯兰教长剥光衣服钉死在伊斯兰教学院门口。

公元1218年,蒙古大将者别率军进攻名义上的西辽,备受虐待的伊斯兰教徒纷纷叛归蒙古,屈出律被处死,名义上的西辽正式亡国。

部分西辽人来到今伊朗克尔曼省建立了完全伊斯兰化的儿漫王朝,俗称后西辽。中原契丹人下场就惨了,金朝改契丹耶律姓为移剌,萧姓为石抹,还把女真国姓完颜赐给了契丹人。契丹人多数融入女真、蒙古、汉族,少数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土族、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