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梦开始的地方

二 草原——梦开始的地方

一颗种子破土而出,不仅要有适宜的土壤,而且要有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从公元487年开始,柔然与高车相互征战,两败俱伤,给了突厥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的空间。公元520年,柔然又发生内讧,于是突厥趁机悄悄独立,并组建了一支拥有先进装备的军队,如同海湾战争中拥有电子制导武器的美军。

“工人”出身的突厥人,不仅具有高于农民阶级的纪律性,而且具备了超越其他阶层的智慧。在扩张中,他们没有像匈奴、柔然一样仅仅依靠紧绷的肌肉与血腥的砍杀,而是武力、外交、教化三管齐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认为,只有找到与被征服者的血缘联系,才能使征服变得永久而牢固。

公元546年,突厥人的杰出领袖土门率军东征,将5万余户高车部众收为己有,并大肆宣传宗教复兴的诱人前景,使逃亡在外的高车部落陆续归附突厥。

公元552年,他在通过联姻争取到了西魏的中立之后,联合高车将草原霸主柔然赶向西方,把蒙古草原据为己有。土门自称“伊利可汗”(意为有国家的国王),树起了突厥汗国大旗。

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在突厥汗国建立的次年,英雄的土门还未来得及享受权力带给自己的荣誉和惬意,便永远离开了自己魂牵梦绕的草原。

真正继承土门遗志的不是随后继任的科罗,而是科罗死后上任的土门的另一个儿子——木杆可汗燕都。

英武的木杆可汗向北吞并了契骨,向东赶走了契丹和奚人,向西两败嚈哒,以非凡的威力慑服了塞外各族。公元567年,他又请叔父室点密率10个部落西征。西征军马头所及,势如破竹,波斯、嚈哒随之消失。至此,突厥控制了东自辽海以西、西及西海(即里海)、南达沙漠以北、北及北海(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牙帐(可汗宫帐)建在鄂尔浑河沿岸的于都金山。

更为难得的是,汗国有了自己的文字,开创了我国游牧民族创制文字的先河。更为深刻的意义也许出乎他们意料——那就是文字在民族独立与扩张中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正因为有了突厥文字,才逐渐模糊了突厥统治区内各民族的界限,使许多讲突厥语的外族人特别是回纥人也自称突厥;也正因为有了自己的文化,才使得突厥人尽管四处流浪但陈陈相因,至今仍人脉兴旺。

木杆可汗的叔父室点密西征胜利后,在西部自立为西面可汗,使突厥天空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当室点密将西面可汗的荣誉头衔传给儿子达头,木杆可汗将突厥可汗的正统头衔传给并非亲生儿子的沙钵略可汗时,汗国局势就失控了。达头可汗于公元583年宣布成立西突厥汗国。从此,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两大集团间形同水火,动若参商。

为此,隋朝采取了“远交近攻、离强而和弱”的离间政策。离间的结果,便是可汗们只知火并而无暇骚扰隋朝。中了“离间计”的突厥人像吸食了大麻一样,明明感到痛苦异常却身陷其中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