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借尸还魂

三 借尸还魂

动乱年代,能找到平静的乐土吗?公元301年,乱成一团糟的晋朝忽然下令,将流亡各地的难民全部遣返故乡。益州刺史罗尚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一面命令氐人在朝廷规定的限期内离开本州,一面设立关卡把氐人辛辛苦苦积蓄的财物全部没收。这时,愤怒的氐人又得到了“八王之乱”愈演愈烈,故乡仍然千里枯槁、饿殍(piǎo)满道的消息。生与死的抉择又一次摆在他们面前:一是回到略阳饿死,一是留下来被刺史杀死。当然,还有一条最为冒险的选择,那就是再次揭竿而起。

尽管对齐万年被杀的血腥场面记忆犹新,但他们还是一致推举酋长李特为镇北大将军,李特的弟弟李流为镇东将军,李特的三子李雄为前将军,在今四川德阳以北的绵竹宣布起义。

李特、李流兄弟先后丧命,杀红了眼的李雄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终于攻陷了流淌着白米和黄金的益州。

公元304年,李雄称成都王。两年后的一天,李雄竟然宣布继承“乐不思蜀”的刘禅的爵位,定国号为大成,自己就任大成皇帝。就这样,三国之一的蜀汉得以借尸还魂。

大戏一开场,他们还真有点复兴汉室的气势。李雄一方面对地方大族称兄道弟,刻意拉拢,另一方面采取了“降低赋税、休养生息”的开明政策,使得境内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美景。

也许读者们会问:“这种盛况能维持下去吗?”如果想,请选择一位英明的接班人,然后像唐太宗一样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所有可能威胁到接班人的亲王统统干掉。李雄不仅没有这样做,还在病死前莫名其妙地宣布养子李班继位。更要命的是,他的亲生儿子们个个军权在握。不久,文质彬彬的李班就被杀掉,李雄的四子李期被推上王位。想不到,杀掉绵羊却迎来了恶狼。李期上台后,平均一年就要毒死一个亲王。无奈之下,镇守边关的亲王李寿率1万轻骑杀进成都,将皇帝李期降职为酆(fēng)都县令,这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降职安排,因而李期在接到任命后悬梁自尽。

李寿掌握政权后,他的称呼成了一道难题。一天,他找来道士算了一卦,算出他只可以做几年的天子。一些部将劝他继续当诸侯,但李寿宣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个叫“成汉”的国家宣布诞生,皇帝就是不信命的李寿。

事实证明,他确实具备一个优秀皇帝的素质,使得我不得不把历史上明君继位后干的那些恢复生产、勤于政事、宽容勤俭之类的套话放在他的身上,又是一片莺歌燕舞,又是一个太平盛世。

但好景不长,在李寿的三把火烧过不久,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他,也使那位道士的预言得到应验。

一天,出使赵国的使臣照例向皇帝汇报工作,从中原归来的使臣再也按捺不住心底的震撼,满脸羡慕、满嘴泡沫地叙述起石虎那巍峨的宫殿,如云的嫔妃,醇厚的美酒,高雅的音乐和无上的威严,引得李寿心痒难忍。从此,他变得奢侈骄横起来。左仆射(yè)蔡兴入宫进谏,竟被拉出去斩首。右仆射李嶷(yí)仗义执言,也被下狱处死。过了5年,皇帝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整日胡言乱语,不是说李嶷索命,就是说蔡兴申冤,几天后便两腿一蹬,一命呜呼。

我们关心的是,他的儿子能否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