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血腥的噩梦
刺客并未赢得预想的成功。参与刺杀的太子宁令哥和背后主使野利后被手握兵权的没藏氏族长讹庞杀死,元昊与没藏氏私生的谅祚被立为帝。从此,西夏一路下滑。
西夏的危机并非来自什么内讧,而是愚蠢透顶的外交政策。让我们展开当时的政治地图:柔弱的宋朝已经被金国赶到了温和多雨的南方,中原北部和西部并排站立着已经雄风不再的金国和西夏,而在金国和西夏北部的广阔草原上,纵横驰骋着被誉为东方雄鹰的蒙古铁骑。假如金国和西夏联合起来尚且能够苟延残喘,否则将时刻面临着被虎视眈眈的蒙古人各个击破的悲惨境地。
夏桓宗当政时,竟然背弃盟友金国,一头扑进了铁木真的怀抱。公元1205年,铁木真以追击克烈部残匪的名义进入西夏,使西夏蒙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劫难。不久,蒙古传来了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建国并自称成吉思汗的消息。心惊肉跳的夏桓宗连续派遣使者前往金国,希望重续中断已久的联合战线。不幸的是,金国执政的是顽固不化、愚蠢透顶的卫绍王,他不仅断然拒绝了西夏的要求,而且用幸灾乐祸的口吻说:“敌人相攻,中国之福,何患焉?”
西夏只能重新依附成吉思汗。在三次攻金战役中,充当蒙古炮灰的西夏军队遭受了重大伤亡。党项人对附蒙抗金的政策开始不满,成吉思汗又下达了灭夏的指令。眼看大势已去,夏神宗沉浸在后悔中不能自拔,于1223年传位给次子献宗德旺,自称“上皇”退居幕后。
送你一枝玫瑰,原来是要刺你。侥幸当上皇帝的献宗不得不改变父亲几十年的国策,派遣使者与漠北诸部联络,企图结为外援牵制蒙古。他还派出使者前往金朝议和,提议在危难时刻互相援助。但此时的金国已经兵虚财尽,处于亡国前夜,哪还有能力援助西夏呢?
得到西夏四处求援的消息,蒙古立即组织大军扑向西夏。公元1224年,蒙古骑兵从东路攻入银州,西夏军万人战死。两年后,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入河西,64岁的太上皇神宗和46岁的献宗都被吓死,帝位留给了献宗的侄子嵬名睍(xiàn)。
攻下河西之后,成吉思汗于11月挥军直捣西夏陪都——灵州。西夏紧急征调10万党项大军,由嵬名令公率领前往增援。
黄河,一直被西夏视为伟大而亲切的母亲河。他们多么希望这时的黄河能够波涛汹涌,替他们挡住如狼似虎的蒙古人。然而,母亲河的乳汁已经在寒冷的冬天渐渐枯竭,有限的水流也已经冰封如铁,根本不再是灵州的天然屏障。成吉思汗踏过封冻的黄河,与前来增援的党项军队在冰天雪地里展开了生死肉搏。
就像人们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压轴戏,其实是谢幕之前的倒数第二场一样,蒙古和西夏联手为世界奉献了一场没有观众的精彩战役。战役的惨烈程度在蒙古军队作战史上也属罕见,党项军队与蒙古军团的死伤人数达到了十比一,大败的西夏军人尸体堆积如山,西夏主力在这次决战中损失殆尽,灵州陷落。
西夏的大幕在徐徐下落。
中兴府被蒙古军队围困6个月后,粮尽援绝又遭遇地震,只得于公元1227年六月向蒙古人协议投降,请求蒙古宽限一个月献城。七月,成吉思汗病逝在六盘山,但消息被严密封锁。几天后,当西夏君臣根据投降协议打开城门时,蒙古人突然宣布了成吉思汗的死讯。未等党项人反悔,他们就杀死了国王嵬名睍,迅速占领了中兴府。
在蒙古军队的强力攻击下,曾经辉煌的西夏王朝,传10帝,立国194年,实际存在了347年的政权消失了。西夏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一节戛然而止的雄浑乐曲,又像一个血腥而又浪漫的噩梦。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在西夏故地设立了宁夏路,宁夏的字面含义就是“扫平西夏,永保安宁”。
六盘山高,贺兰山远,当西夏对元、明后世不再成为威胁,朝廷也就不再为它多费心思。于是,战火远去,刀枪入库。九曲黄河方能拍打出田园似锦的银川平原,滋养出姹紫嫣红的婀娜水乡。今天,我们看到塞上的江南水色,涟漪中仍荡漾着一个王朝的千年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