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虎父犬子

二 虎父犬子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造一棵南瓜藤,三个月就足够了,但要长成一株参天的红桧,需要上百年的岁月。显然,慕容垂并不懂得这一道理。在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之后,他开始盲目乐观起来。

盲目乐观的标志,就是他开始懒惰,开始分权,连最为重要的军事行动也不再亲自出马。一天,据说是为了给儿子历练的机会,他派太子慕容宝率8万精兵讨伐北魏拓跋珪。这位在父亲呵护下长大的太子,从没有过独立作战的经历,是一棵温室里的花草。

这时的北魏军力远不如后燕,因而拓跋珪采取了骄兵之计,让国人西渡黄河迁移到千里之外,制造了狼狈逃跑的假象。

在追击敌军两个月后,后燕军团来到黄河岸边。此时,不知哪里传来了父亲病危的消息。慕容宝唯恐继承权不保,匆忙下令拔营回国。

11月的黄河尚未结冰,慕容宝认为敌人无船不能追击,也就没有安排军队断后,而是大摇大摆地慢慢后撤。然而,寒流突至,黄河结冰。拓跋珪亲率2万骑兵踏过结冰的黄河,昼夜兼程,于4天后悄悄逼近毫无知觉的敌人。

后燕军队走到参合陂(bēi)——今内蒙古凉城以东的岱海,已是傍晚时分。突然,一道黑气如长堤一般从燕军身后漫卷而来,将整个军队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此事引起了一名随军和尚的警觉,他再三提醒慕容宝做好防御准备。

一个考验主帅判断力的机会已经摆在面前。战场瞬息万变,决断只在一念之间,如果主帅判断失误,付出的将是无数手下的生命,但慕容宝是一个极其懒惰和愚钝的人,对那些可能性不大的猜测,他根本提不起兴趣,因而也就没有安排特别的警戒。天终于黑了下来,疲惫不堪的燕军停下脚步,在参合陂东边的蟠羊山依水扎营。

第二天,火红的太阳刚刚升起,从梦中醒来的燕军突然望见山上如鬼神般静静站立的魏军。魏军这种鬼魅、狰狞、恐怖的出场方式,不但燕军士兵从未见过,就是在现代恐怖片中也十分罕见。立刻,燕军被惊得毛骨悚然、魂飞魄散。

拓跋珪纵兵从山上冲杀下来,上万燕兵要么被水淹死,要么被马踩死,近5万燕兵当了俘虏。只有主帅慕容宝和弟弟慕容农、慕容麟,叔叔慕容德因为马快侥幸逃脱。一件震惊历史的事件随之发生,拓跋珪将有才能的燕将留作自用,其余被俘的近5万燕兵被全部阬杀。这一杀俘事件在中国军事史上仅仅排在白起阬杀40万赵兵、项羽阬杀20万秦兵之后,名列第三。

侥幸逃生的儿子趴在面前,71岁的慕容垂连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自己怎么会让他去领兵打仗?!随后,老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亲提龙城精骑,立即进军北魏!

好像一场篮球比赛,甲方刚刚进了一个球,还没有从进球的喜悦中回过神来,乙方已经追着屁股打了一个反击。燕国大军秘密出发,凿开太行山道,突袭北魏占据的平城。平城守将——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虔战死,3万军人全部被歼。很快,燕军一路向北来到了昔日的战场参合陂。

“京观”表层的泥土犹新,不久前生龙活虎的数万士兵已成堆积如山的尸骨,无数冤魂仿佛还在山间飘荡。燕军设下祭坛,死难将士的父兄一起放声痛哭,声震山谷。白发苍苍的慕容垂面对遍地的尸体,听着凄厉的哭声,想起蹉跎岁月的无情和后继乏人的无奈,心中又惭又恨,一口鲜血喷涌而出,10天后便死于退军途中,曾经无限希望的讨伐被迫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