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党项羌

六 党项羌

到了宋代,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党项羌,高频率地出现在史册中。他们是吐谷浑属部宕昌与当地羌人融合而成的一个部落。

唐代,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帮助唐平定了黄巢起义,因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一天,东方传来宋朝建立的消息。党项首领李继捧以为找到了一棵大树,便于公元982年率部投奔了宋朝。宋太宗赵匡义大喜过望,出兵接收了党项人占据的五州,然后加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赐姓赵,允许他们迁居东京。

但党项人已经习惯了用马蹄敲打那广阔的牧场,用琴声向草原倾诉衷肠。因此,李继捧的内附引发了贵族集团的裂变。

第一个说“不”的,是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在哥哥降宋的历史关头,李继迁逃到夏州东北150公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东北,纠集起一支2万人的武装,宣布抗宋自立。

李继迁娶南山野利氏女子为妻,使南山部族成为自己忠实的追随者。后来,他又娶辽国公主为妻,被辽国封为夏国公,与契丹形成了掎角之势。随后,李继迁巧施诈降计,击败了投降宋朝的长兄、夏州刺史赵继捧,攻占了银、绥二州。

在战争中吃了大亏的宋朝被迫采取软化政策,一厢情愿地授予李继迁银州观察使的封号,赐名赵宝吉。同时,宋朝还禁止在边界地区出售优质党项盐,试图卡断李继迁的财源,逼迫他们归降。

尽管不是赌徒,但李继迁明白,天下赌之大成者无非两条——输时要忍,赢时要狠。在人为设置的障碍面前,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窝窝囊囊地投降,二是轰轰烈烈地奋起。宋朝边拉边打的拙劣手段,反而激发了他的雄心。党项军队逐渐发展到5万人,他们于公元1002年攻陷了灵州(今宁夏灵武),将其作为首都并改名西平府。宋真宗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将李继捧献上的五州归还了李继迁。

人得意的时候最容易丧失警惕。公元1004年,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前来投降,大喜过望的李继迁亲自带领少数随从前去迎降,结果被诈降的潘罗支用暗箭射死。

临终前,他根据宋辽已经缔结“澶渊之盟”的形势,给儿子李德明留下了“上表附宋”的著名政治遗嘱:“一表不听,则再表,不得请,不止也!”

在低沉的气氛中,李德明接过了接力棒。他一方面向辽报丧,被辽封为平西王,另一方面按照父亲的嘱咐向宋进表降附,与宋签订了“景德和约”,被宋封为西平王。再无后顾之忧的李德明派儿子元昊攻占了河西走廊,在今宁夏银川另建了新都,取名兴州。他还仿照宋制,立元昊为太子,一个崭新的帝国呼之欲出。

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李德明没有急于称帝,他把这一光宗耀祖的机遇留给了儿子。这是一个政治领袖的英明之处,他的政治远见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留下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