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日中天
阿保机死后,皇位应无可争议地传给太子耶律倍。
但事实并非如此。耶律倍温文尔雅,是一位用契丹文和汉文写作的作家,一位拥有大量私人藏书的藏书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画家,他的作品《千鹿图》和《猎雪骑》后来成为宋朝皇室的收藏品。他表现出的崇尚中原文化、倾心汉法、不恋骑射的习性,与契丹的传统习惯相去甚远,更与左右局势的阿保机遗孀的意愿大相径庭,这恐怕是他的皇位继承权最终被剥夺的主要原因。
其实,耶律倍不必太过伤心,翻开历史就可以发现,有成就有魄力的君王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都是不太读书的人,这也应了一位领袖的话:“读书多的人,把国家搞不好,李后主、宋徽宗、明朝的皇帝,都是好读书却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的人。”
阿保机的遗孀述律氏在阿保机生前就拥有巨大的权力,掌握着属于自己的20万骑兵,当阿保机外出征战时,她就是当然的后方主帅。阿保机下葬时,虽然有300余名后妃和奴隶被埋入陵墓,但她却拒绝按习俗陪葬,因为她宣称幼小的儿子还需要她来调教。为了表示姿态,也为了堵住男人们的乌鸦嘴,她砍下自己的右手放在阿保机的身边,自己则活下来担任摄政。
在舆论平息后,述律氏有意选择相貌威武、娴于骑射、战功卓著的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在排除了反对废长立幼的大臣之后,她于公元927年导演了一出“民主选举”的好戏。
一天,她命令太子耶律倍和元帅耶律德光乘马立在帐前,将文臣武将集中在帐中,然后对众人说:“我对两个儿子都十分疼爱,但不知让谁继承汗位为好,我现在将决定权交给你们,你们拥护谁,就去为谁牵马吧。”
这是一次典型的公开选举,如果没有什么猫腻和暗示的话,其意义绝不逊色于西方国家的总统大选。然而遗憾的是,几乎每一个大臣都明白皇后的意图,这简直就是秦朝赵高“指鹿为马”的翻版。结果拥有法定继承权的太子被冷落,大家纷纷走到耶律德光马前牵起缰绳。然后,皇后似乎不太情愿地宣布:“大家都拥护德光,我也不好违背嘛。”
好戏顺利落幕,意外地当上皇帝的耶律德光为报答母后的举立之恩,特为述律后在断腕处建立了“断腕楼”,定太后生日为永宁节。而耶律倍失去继承权后,心中愤愤不平,于是携带侍臣40余人,从海上乘舟逃到中原,在后唐开始了郁郁寡欢的流亡生活。
耶律德光南下的雄心不亚于父亲,他一直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大举南侵。看来,机遇往往垂青那些勤奋而果敢的人。公元935年,后唐皇帝李从珂指挥军队向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发起进攻。当天夜里,石敬瑭就将一道降表呈送耶律德光,以向契丹称臣称子、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契丹发兵救援。面对送上门来的好事,耶律德光心中窃喜,于是亲率5万骑兵经雁门关南下,与石敬瑭的军队一起在太原附近大败后唐中央军团。第二年,石敬瑭成为由契丹册封的后晋皇帝,契丹也按约得到了垂涎已久的幽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重贵上台后,对契丹只称孙而不称臣,耶律德光一怒之下亲率15万铁骑大举南侵,迫使石重贵开城投降。
公元947年初春的一天,契丹人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耶律德光骑着高头大马进入开封,他身后是上百个目不斜视、耀武扬威的将军,然后是成千上万手持弯刀、满脸骄横的骑兵。在后晋宫殿里,耶律德光宣布建立大辽(意思仍为镔铁),以汉皇的礼仪接受了百官朝贺,表示自己是全中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