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黑色休止符
前秦受伤太重,失血太多了,任凭苻坚的子孙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拖住从山巅滚落的前秦巨石。
苻坚逃跑后,留守长安的太子苻宏突围南去,投奔了昔日的死敌东晋。而镇守邺城的长子苻丕也突出重围,逃到晋阳自立为帝。
风光不再的前秦韬光养晦也就罢了,但这位新皇帝偏偏要立志复兴。他亲率4万大军进攻被慕容鲜卑占领的平阳(今山西临汾),结果被打得丢盔弃甲,在南逃途中被东晋军队击杀。
苻丕一死,苻坚的孙子苻登被推举为皇帝。这可是一员真正的猛将,他尤其痛恨杀死爷爷的羌人。当时交战各方都缺少军粮,苻登每次攻打羌人,都把羌人尸体称为“熟食”,命令氐人在战后吃羌人生肉。同时,将士都在铠甲上刻下“死休”二字,展示必死的决心。
氐军进击到姚苌驻扎的胡空堡时,已经饥饿难耐,急需用羌人的人肉充饥,但羌军胆怯不出。于是,氐军10万铁骑环绕着姚苌大营边走边哭,哀声震天。姚苌毛骨悚然,赶忙下令手下回哭。氐军因饥饿而万口同哭,羌军因恐惧而万口同嚎。一时间,哭声盈野,飞鸟逃遁。这一幕,在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
氐羌你来我往,连年累月,直打到姚苌病死,姚苌之子姚兴继位。
“回光返照”让黎明前的黑暗有了一抹亮色。因为几场胜利,一切都可以被原谅,既往不咎;一切都可以被蒙蔽,从头再来。但也正因为这几场胜利,淝水之战的沉痛伤疤很长时间都不再被揭起,前秦最终失去了刮骨疗伤的机会,直至病入膏肓,一命呜呼。
苻登骄傲了,他自认杀的人比姚兴见的人还多,因而口出狂言:“姚兴小儿,我将折杖以笞之。”
说完大话,苻登就率军大摇大摆地向关中腹地挺进。不知不觉间,他被年轻的姚兴设计前后堵住,拼上老命才单骑逃回老窝。
胡空堡老窝的弟弟和儿子听说了他的败讯,早已逃得人去堡空。他很失望,但他又不能表现出来;他完全可以通过选择投降保住脑袋,但他不能那样做,因为他是前秦的象征和希望,他要做一个铮铮汉子。
他强打起精神,在平凉重整旗鼓,押上了最后的赌注。
最后的决战在固原山南上演。尽管他不再懈怠,尽管他机关算尽,但还是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输给了“乳臭未干”的姚兴。军队一败涂地不说,他也被乱军踏死在阵中。这一年是公元394年。
传6帝、立国44年的前秦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死了,国亡了,但他不会后悔,因为他已经为前秦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我以为,并非所有的失败者都不值得尊敬,历史应该而且需要记住那些为了国家的利益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勇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