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所在。在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国家推出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对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素质、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质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3]要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需要深刻认识以下三点。

(一)语言技能的掌握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其综合运用能力。如前所述,听、读是语言的输入,侧重知识的吸收;说、写是语言的输出,侧重知识的表达;翻译既有输入也有输出。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吸收和表达知识信息,不断地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说,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不仅是学习英语的目的还是学习的手段。

(二)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英语学习

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有利于辅助英语学习。

虽然我们反对英语课一直围绕语法教学进行,将英语课上成语法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学习语法了。相反,学习必要的语法基础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语言的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和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也并不意味着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说,绝对不能把英语课当成是语言知识课来上。因为语言知识学习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实际的综合运用,只有在学习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实践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语言能力的高低与心理因素和学习策略有关

心理因素不仅关系人的发展,还关系英语的学习。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抱着积极的态度,自发主动地参与,才能对英语持有无限的热情与动力,才能学好英语。因此,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因素。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心理因素,而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兴趣、情绪则是促使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核心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除了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教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