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三、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本部分将阅读教学拆解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来具体介绍它们的教学方法。

(一)阅读前的方法

阅读前的活动主要包括引出主题、提出问题、交代任务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相关信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文章角色,为进一步的阅读奠定基础。以下是几种阅读前的具体活动。

1.激活背景知识

阅读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与文章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很重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阅读中有效运用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弥补语言知识上的不足,更有助于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熟悉英汉语言的表达方式,所有这些背景知识都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材料的理解。

2.清除词汇障碍

对于学生而言,词汇量不足可以说是造成其阅读困难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在阅读训练前有必要采用各种形式如对话、故事、图片等对学生进行词汇灌输,清除学生的词汇障碍,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阅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并布置一些适当的预习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加快课堂的进度,变相增加了课堂容量。

3.预测情节

阅读情节的预测对于阅读的顺利完成十分有利。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根据题目或一些关键词,大胆地想象,预测故事的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对文章情节的预测,通过阅读来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的活动不仅利于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还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阅读中的方法

1.略读

略读是一种选择性阅读,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大致地粗读全文,获取文章主题大意的快速阅读方法。阅读时只需选读首尾段、每段的首尾句、段落的主题句,抓住阐述主题的主要事实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可。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时,学生可有意识地略过一些词语、句子,甚至段落,对于一些细节或例子则不需要关注。

略读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许多文章的第一段都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述,而最后一段多是结论;段落的首句往往是主题句,而末句常常是结论句。掌握这些技巧有利于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扫读

扫读是从上至下迅速搜索所需内容,而不需要仔细阅读整篇文章。这种寻找文章中特定信息或特定词组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在扫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忽略那些与题目无关的信息,积极寻找那些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

3.寻找主题句

理解文章的关键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而要想确定主题思想,首先要确定主题句。主题句往往是文章大意的概括,句子结构较为简单。主题句的位置非常灵活,既可以位于段落的开头结尾,也可以同时位于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还能位于段落中间,甚至隐含在段落之间。例如:

A port is a place where ships stay when they are not sailing.Ships usually load or unload at a port.So a spaceport is a place where spaceships stay when they are not flying.It has special buildings where the spaceships are kept.It also has supplies needed for space travel.

可以看出,段落的首句(港口是船不航行时停留的地方)并非主题句,而是为主题句的出现做准备的,它引出了主题句:“So a spaceport is a place where spaceships stay when they are not flying.”(宇航港是宇宙飞船不飞行时停留的地方。)接着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

4.信息转换

阅读教学中常采用信息转换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从而加深印象。常见的转化方式有表格、图画、加小标题、流程图、条形统计图、地图、树形图等。采用这种方式可将文中的形式信息转化为可见信息,对文章的理解十分有利。例如:

阅读下文,并在阅读中完成文后的表格。

At 5: 13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18th,1906,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was shaken by a terrible earthquake.A great part of the city was destroy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were burnt.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lost homes reached as many as 250,000.About 700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and the fires.

Another earthquake shook San Francisco on October 17th 1989.It was America’s second strongest earthquake and about 100 people were killed.It happened in the evening as people were traveling home.A wide and busy road which was built like a bridge over another road fell onto the one below.Many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ir cars,but a few lucky ones were no hurt.

Luckily the 1989 earthquake did not happen in the centre of town but about 50 kilometres away.In one part of the town a great many buildings were destroyed.These buildings were over 50 years old,so they were not strong enough.There were a lot of fires all over the city.The electricity was cut off for several days too.

img

上述题目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表格,然后要求学生依据表格的提问,将正确的信息填入表中,在填表的过程中,将形式信息转化为了可见信息。

5.推理判断

有时候阅读所需信息并不能直接从文章的字面意思上得出,此时就需要推理判断。推理判断要求学生以理解全文为基础,从文章提供的各个信息出发,对文章逐层进行分析,最后准确推断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推理判断又可分为直接推理判断和间接推理判断。直接推理判断是学生在理解原文表层意思的同时,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合理地推断文章的结论。而间接推理判断则较为复杂、含蓄。这种推理方式通常要求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去推测和揣摩作者的态度以及文章的主题等。

(三)阅读后的方法

阅读后的阶段也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阶段,旨在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语言知识,为培养和提高说和写的能力打下基础。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常见的活动包括以下几种。

1.复述

复述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口语练习。复述的前提是学生对阅读材料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消除了生词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关键词来复述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

2.转述

转述主要是针对对话性质的语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第三人称将对话性的语篇转述为描述性的语篇,要引导学生注意时态和人称要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3.填空

教师给学生提供文章概要,但要将一些关键信息留出空白让学生填写,并鼓励学生在填写时尽量不要使用原文的词或短语,要尽可能地替换成不同的词和短语。

4.仿写和续写

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文章摘要或者仿照对话写新的对话。如果课文是叙述性的文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续写文章,以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