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

三、高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

(一)语境法

语境也就是言语环境,包括言语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语境是话题、场合、对象等,它使意义固定化、确切化。微观语境是词的含义搭配和语义组合,它使意义定位在特定的义项上。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考虑宏观语境,又要考虑微观语境,两者相互结合才能确定话语意思。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获取句子本身的意义之外,还必须根据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思辨、推理,找出原作者的意图,以形成自己对原文意义的认知心理图示,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译文形式,准确表达原义。

可见,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义的确定、选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因此,语境构成了正确翻译的基础,可以说语境在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翻译实践时,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同时,还应该紧扣语境,并且对译文反复琢磨,使得译语表达能够密切联系语境,准确传神达意。

(二)图式法

图式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信息的组织形式,是人们赖以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人在同世界的交往过程中认识周围的人、物体、各种事件和各种情景,就在大脑中形成了不同的模式。这样的认知模式是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而图式就是这些知识的片段,它以相对独立的形式保存在人的大脑记忆中,对言语的理解其实就是激活大脑中相应的知识片段的过程。如果面对的新信息在我们大脑中没有现存的相类似的图式,就会对理解产生负面影响。

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需要激活图式才能正确理解的语言材料,然后根据这些材料进行翻译。应用图式策略时,有时学生所拥有的认知图式并不一定都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或者都已经完善,相反翻译中常常出现图式应用错误的情况,尤其是文字表达比较含蓄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记忆语言形式及其功能,又要帮助他们调动相关图式,正确运用技巧弥补在字面上没有表达的意义,还要帮助他们修正或充实对事物的认知图式。

(三)推理法

推理是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它经常参与许多其他的认知活动,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活动。推理是文本结构的内在特征,不是译者凭借想象所做出的随意行为。译者在翻译时采用推理策略可以增加信息,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言语的理解。当人们在看到要翻译的文本时,往往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一系列推理,这些推理为译者提供了额外的信息,把文本中的所有内容都联系起来,使译者能充分理解每一个句子。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推理技巧,如根据逻辑指示词进行推理、从作者的暗示及上下文线索进行推理、从文本的整体结构进行推理、利用文本中的解释和定义对某些词句进行推理等。此外,这些推理理解技巧一定要和正确地识别语言结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否则这种推理就成了脱离文本的主观猜测。

(四)猜词法

概念能力是指在理解原文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零星信息升华为概念的能力,是原文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最佳理解的全部过程。学生的概念能力在翻译中起重要作用。一个学生在词汇贫乏时,对词句、段落形不成概念或对关键词在原文中的含义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得不到文字信息的反馈,就会陷入对内容的胡乱猜测。所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适当运用猜词策略。

翻译中的猜词方法包含以下几种:

(1)利用信号词猜测生词词义。所谓信号词,就是在上下文中起着纽带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对猜测生词词义有时能起很大的作用。

(2)根据词的构成猜测生词词义。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特别是词根、前缀、后缀的意义。

(3)根据意义上的联系猜测词义。句子的词语或上下文之间在意义上常常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可以猜测词义。

(4)结合实例猜测生词词义。有时,在下文中给出的例子会对上文中提到的事物加以解释,此时可以结合例子中常用词猜测所要证明的生词词义。反之,也可以猜测例子中的生词含义。

(5)通过换用词语推测生词词义。在文本中常会出现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种意思以及难易词语交换使用的现象,据此可猜测生词词义。

(五)技巧法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翻译技巧上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下文将主要讨论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技巧。

1.直译法

直译就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联想和误解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翻译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不仅能保持原文的形似,还原原文的内容,还能很好地展现原文的形象和地方色彩。例如:

Work banishes those three great evils: boredom,vice,and poverty.

工作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Don’t 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

不要等到马被盗后,才去锁马厩的门。

If you wish to succeed,you should use persistence as your good friend,experience as your reference,prudence as your brother and hope as your sentry.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But I hated Sakamoto,and I had a feeling he’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

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到他肯定会领着咱们去见祖先。

2.意译法

意译法是相对于直译法而言的,它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做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具体来说,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意译法。

(1)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表达形式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如果直译容易造成误解,宜采用意译法。例如:

A: You came first! You’ve won the prize!

B: Really? Or are you just pulling my leg?

A: 你是第一个到的,你得奖了!

B: 真的吗?你不是在捉弄我吧?

Our pianist had fallen ill,and then,at the eleventh hour,when we thought we’d have to cancel the performance,Jill offered to replace him.

我们的钢琴演奏者病倒了,在最后关头,当我们以为不得不取消表演时,吉尔表示愿意代替他演出。

(2)当原文表达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其具体形象或含义无法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时,可以采用意译,如习语、成语及典故的翻译。例如:

I can’t get a job because I haven’t got anywhere to live,but I can’t afford a place to live until I get a job—it’s a catch—22 situation.

我没有住所就找不到工作,但是没有工作就没钱租房子,这真是左右为难。

Once a year,when it comes time for tax returns,Americans find out how much of their income goes to Uncle Sam.

一年一度,所得税结账时,美国人民就会知道他们的收入中有多少是贡献给国家的。

When Charlie Chaplin married Oona O’Neil in 1943,he was 54 and she was 18.The May-December marriage so infuriated the father of the bride,famous play wright Eugene O’Neil,that he disinherited her.

卓别林与乌娜·奥尼尔在1943年结婚。那时他54岁,她18岁。新娘的父亲,即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对这段年龄悬殊的婚姻大为震怒,从此跟女儿决裂,不认她了。

3.分译法

分译法是指为了使译文的行文合乎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而将原文中个别的词、词组或句子分解开来单独译出。分译法有三种情况:词的分译、短语的分译以及句子的分译。

(1)词的分译。词的分译是指原文中的某个词中集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成分,由于在译入语中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词来完整地表达其全部内涵,从而将其词义进行分解,再按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分别译出。例如:

The maidservant inspected the dressing-table for dust with her hand.

女仆用手抹抹梳妆台,看看有没有灰尘。

Her wealth enables her to do everything.

她有钱,什么事都能干。

Some young people relentlessly tear at the flowers they see.

有些年轻人看见花就摘,一点也不爱惜。

And in their further disputes she always returned to this point.“Get me a situation—we hate each other,and I am ready to go.”

从此以后他们每吵一次架,她就会回到老话题,说道:“给我找个事情,反正你恨我,我也嫌你,我愿意离开。”

(2)短语的分译。短语的分译分为短语词义的分译和短语结构的分译。其中,短语结构的分译又包括名词短语的分译、分词短语的分译和介词短语的分译。例如:

She arrived in London at a ripe moment internationally.

她来到伦敦,就国际形势来说,时机正合适。

He could not venture to approach her,or to communicate with her in writing,for his sense of peril in which her life was passed was only to be equaled by his fear of increasing it.

他不敢贸然接近她,也不敢贸然和她通信,因为他一方面深知她的处境十分危险,一方面又生怕这样做会增加她的危险。

He wrote three books in the first two years,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他头两年写了三本书,打破了以往的纪录。

Our power increased with our number.

我们人数增加了,力量也随之增强。

(3)句子的分译。句子的分译多指长句的分译,即把一个由多个成分盘根错节地组合而成的长句分译成若干个较短的句子,使表达尽量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和译入语读者的审美情趣。有时,如果将英语长句原封不动地照翻过来,会违背汉语的行文规范,使译文显得冗长乏味,有时甚至令人感到费解,不知所云。此时,往往需要进行分译。例如:

The real challenge is how to create systems with many components that can work together and change,merging the physical world with the digital world.

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它们虽由很多成分组成,但可互相兼容,交换使用,从而把物质世界与数字世界融为一体。

Her failure to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resulted in an accident to the machinery.

因为她没有遵守安全规则,机器出了故障。

He used to tell a story about an elderly woman who was looking very sad.He inquired the cause of her melancholy and she said that she had just parted from her two daughters.

他过去常常说起一位老太太的故事。他见她愁容满面,就问起她闷闷不乐的原因。她说那是因为她刚同两个女儿分开。

What can easily be seen in her poems are her imagery and originality,power and range.

她的诗作形象生动,独具一格,而且气势磅礴,题材广泛。这些是显而易见的。

4.反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否定意义时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就有必要采用反译法。所谓反译,就是指将原文的肯定形式译成否定形式或者把否定形式译成肯定形式,反译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文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使译文的表述尽量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反译法包括两个方向的互相转变:一是正话反说,即把肯定形式译成否定形式;二是反话正说,即把否定形式译成肯定形式。

(1)正话反说。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英语中由肯定形式表达的句子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表达形式,因此翻译时有时要转换成否定形式,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反之亦然。例如:

I was more annoyed rather than worried.

我与其说是着急,不如说是恼火。

The value of loss is so small that we can overlook it.

损耗值很小,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We had no sooner got home than it began to rain.

我们刚到家就开始下雨了。

(2)反话正说。英语中有些否定形式,翻译成汉语时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表达形式,只有在把它转换成肯定形式后才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例如:

Sunlight is no less necessary than fresh air to a healthy condition of body.

阳光和新鲜空气一样对身体的健康是必要的。

You will never fail to be moved by the romance of the love story.

你一定会被那浪漫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5.释义法

释义是指舍弃原文中的具体形象,直接解释出原文的意思。当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而运用其他译法又无法准确翻译时,便可考虑放弃原文的表面形式而尝试释义法。

运用释义法是为了使译文在风格上保持前后一致,避免机械翻译该词在译文中所产生的格格不入感和突兀感。采用释义法进行翻译时,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释义要准确,要有根有据,不能胡乱解释;二是应保持译文行文简洁,不能把译文搞得拖沓臃肿。例如:

Clearly a tug of war over key policies continues between the pragmatic and ideological camps.

不言而喻,注重务实的和强调意识形态的两大营垒还会在重大政策上争吵不休。

上述句子中的tug of war本意为“拔河”,此处指“双方势均力敌,争吵不休”,如果采用直译“拔河”显然不妥,因此采用释义法。

Our son must go to school.He must break out of the pot that holds us in.

我们的儿子一定得上学,一定要出人头地。

上例中的break out of the pot that holds us in重意不重形,译为“出人头地”比译为“打破这个把我们关在里面的罐子”意思来得明白简洁。

She scolded her maid and was as cross as two sticks.

她骂自己的女仆,而且脾气非常不好。

上例的as cross as two sticks如果直译为“像两根棍子一样暴躁”,会让人不知所云,因此必须采用释义法。

A red light for scofflaws.

玩忽法令之风不可长!

上例中的red light本意是红灯,指停车信号、危险信号。本句意在表明美国社会中蔑视法令的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因此,译成“玩忽法令之风不可长”言简意赅,令人一目了然。

This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这个人是家庭中的害群之马。

Early Reagan was a mirror image of early Carter.

里根上台时在做法上跟执政初期的卡特毫无二致。

上两例中的black sheep和mirror image若译成“黑羊”和“镜子形象”,会让中国读者不知所云,所以采用了释义法。

6.套译法

严格来说,套译也可视为意译的一种。英汉两种语言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含义时,可以按照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进行套用或套译,以便于译文读者接受。例如:

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

无风不起浪。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Want me to marry a person of his sort? Till pigs can fly.

想让我嫁给他那号人?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用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比喻意义。这时也可以使用套译法。例如:

gild/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露出马脚

as close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

又如,在西方国家,狮子被认为是动物之首,代表权力、尊严和高贵;而在中国,老虎则是动物之王。在中国,“牛”是一种强壮而普遍使用的动物,也是农民田间工作的好帮手;而在英国,“马”则扮演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需要指出的是,套译法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有当我们对不同国家的习语都非常了解的时候才能够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

7.英汉同义法

在古老文明的汉语文化中,有一些在意义上、形象上、表意形式上与英语谚语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汉语谚语。这是因为,各民族之间通过文化交流,一些外来语被汉语吸收和消化,使之成为汉语语言的一部分。还可能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劳动实践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所产生的相同感受和理解,反映到谚语中便出现了英汉谚语中的“巧合”现象。此时就可以采用英汉同义这种方法进行翻译。英汉同义法要求译者不仅能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还要有较深厚的文学功底,掌握一定数量的中、英文谚语,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谚语。例如: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add fuel to the flames/pour oil on the flames火上浇油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赴汤蹈火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寻找更好的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与技巧,并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引导,才能使他们迅速吸收和掌握知识及方法,提高翻译水平。

8.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其实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即兼用直译和意译。实际上,直译和意译总是同时出现在译文中,其目的是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例如:

John was upsetting the other children,so I showed him the door.

约翰一直在扰乱别的孩子,我就把他撵了出去。

这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时兼顾直译法和意译法处理的译例。前一部分为直译,后一部分为意译。如果将后者so I showed her the door直译为“我把他带到门口”或“我把门指引给他”,都不能准确表达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