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传统课堂讲授教学与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混合
长期以来,多数学校教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模式虽然弊端较多,但是其根本目的是服从于学科教学的需要,系统、完整地传授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学科教学采用的还是讲授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等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可以快速、集中、系统地获取大量知识,得到最快和最佳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传递方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生活,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构建友好逼真的学习环境,能提供丰富形象的教学资源、多样的知识获取途径和多元的师生交流方式。混合式教学结合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途径更加多元化,学习体验更加形象化,是目前教学改革中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2.传统课堂讲授教学、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混合
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顺序,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是也有人质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作用下降,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不好,有研究也表明翻转课堂并没有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流于形式,只做到形似翻转课堂,可实际上学生课外没能完成自学任务,课堂上的研讨活动就无法有效展开,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笔者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完全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或是完全采用翻转课堂都是不可取的,在二者之间可以有交叉部分,即部分翻转课堂,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教学,而其他部分可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也可根据内容选择特定主题或项目让学生以小组或学生代表形式进行基于主题或基于项目的探究学习,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成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进行答疑解惑和补充说明。
这种混合方式是探索课程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的一个有效的尝试,既注重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又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有效避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翻转课堂形似而神不似。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以采取讲授教学、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三种混合形式,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
3.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混合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但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学环境的创设等都是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标进行的。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如表7-1所示。
表7-1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流程,强调“课外传授知识,课间内化知识”,这时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序和组合也将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活动主要以学生的问题探究或主题汇报、学习成果分享、讨论交流、提问等活动为主,以内化或修正知识理解,教师则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对话者。
4.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混合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又强调学生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表达交流能力,引起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的深刻变革,因此在课程考核时也要注重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且要加大形成性评价比例。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平时作业、个人或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成果展示、参与交流讨论的活跃度等,教师平时应做好记录;总结性评价通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查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结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7-1所示。
图7-1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