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完成口语教学目标,口语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注重策略传授原则
为了使所学得到更好的应用,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口语的策略,从而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信心。比如,教学生使用最小反应用语。最小反应用语是在谈话过程中当别人讲话时使用的表示理解、赞成、疑问及其他反应的习惯性表达,如“That’s fine.”“Really?”“Right?”等。学会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谈话的内容上,而不用专门拿出时间计划自己的反应。让学生掌握这类最小反应用语可以帮助英语水平不高或者对自己的口语能力缺乏自信的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有话可说,而不是一味地沉默,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参与交际的积极性。既让学生避免了交谈时的尴尬,也让学生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有帮助。
(二)循序渐进原则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在口语训练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机械模仿到自由运用,循序渐进地展开。因为学习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过程。比如在口语教学中,有的学生发音不标准,教师要注意不同地区的语音特点和学生发音的实际困难,加以引导,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对语音、语调和语法的正确性有一定的要求,但切忌一步登天,要逐步提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开始设定目标时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觉得没有挑战性;太高又会使学生在开口时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度,循序渐进地开展口语训练。
(三)多样化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样化原则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口语课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如录音机、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2)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口语,比如唱英语歌曲、情景对话、故事接龙、看图说话等。
教师在学生能够开口说的基础上,要继续提高要求,着重训练其说话的流利性,并在语言的规范性、语音语调的正确性上有更高的要求,为以后的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内外兼顾原则
历来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注重课堂的教学,而对课外活动不够重视。殊不知,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在不同场合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进行正确、恰当、流利的口语操练,比如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文唱歌比赛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复习、巩固与提高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说口语的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五)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在给学生布置口语任务时,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开口的动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考虑学生交际的愿望和目的。
(2)设计有趣的主题或话题。
(3)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渗透到口语教学内容中。
(六)兼顾准确性和流利性原则
教育界关于学生口语是准确性重要还是流利性重要的争论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而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既要开展以训练学生语言准确性为中心的活动,也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流利性的活动。在技能的获得阶段,要优先考虑语言的准确性。对于高级水平的学习者来说,应该要求他们能够以正常的速度自然地讲英语,同时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作为一个真正的口语熟练者,既要求能够讲得自然、有创造性,也要求能够说得流利和准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急于求成,要认真对待过程中取得的进步。
(七)科学纠错原则
纠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既不提倡有错必纠,也不提倡采取宽容的态度,而是主张采用科学的纠错方法,以确保学生口语水平的有效提高。
在口语练习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教师会匆忙打断学生的思维和交流去给他们纠错,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因其不仅会打乱学生的思路,还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使其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因害怕出错而丧失说的勇气。一般是在学生谈话之后,教师给予及时的纠正,然而即便是这样,也要讲究策略,对不同学生犯的不同错误进行区别对待,根据不同场合及不同性质的错误分别进行处理。在操练语言的场合,可多纠错,但在运用语言交际时,则要少纠错;对学得较好、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当众纠错会对其产生激励作用,然而对于学习困难较大、自信心较弱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当众纠错,防止加重其自卑感。因此,在口语教学中,纠错的最佳方法是先表扬,后纠正,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及给他们自我纠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