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本身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2025年10月13日
一、中国戏曲本身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国门,中国功夫由于电影电视的传播已经在海外大展拳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深受欢迎。儒家文化也随着孔子学院的发展而不断吸引着国外的受众。相比而言,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之路稍显滞后,其艺术魅力未能得以充分展现,而且由于语言障碍,真正能够看懂、听懂的海外观众人数极少。这些严重制约了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外宣翻译作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很有必要加强戏曲的外宣翻译来促进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而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的艺术品种之一,中国戏曲出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实现跨文化的传播是必然趋势。就拿越剧来说,作为中国五大地方戏之一的地方剧种,起源于古越国所在地浙江嵊州,自1906年由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江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造就了越剧细腻婉约、唯美抒情的浪漫主义剧种风格,主要以家庭伦理、爱情婚姻为题材,讲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自滥觞至近百年来,越剧“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剧种之大成”,创作出一批深刻反映社会生活风貌、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优秀剧目。如果说京剧是国粹,代表了北方豪放的个性,那么越剧体现的就是典型的南国风情,柔婉清丽。越剧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看成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和精神价值。将越剧介绍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去,可以提高越剧的国际知名度,从而使其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