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戏曲作品译介——以两大戏曲外译工程为例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中,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的地方戏曲源远流长,与古希腊悲剧、喜剧及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上三种最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渐演变出300多个剧种,并且以蓬勃的生命力活跃在舞台上。除了直观的舞台表现形式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能让国外观众更好地了解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呢?中国戏曲最早是以文学读本的形式在海外出现的。制约中国戏曲在海外广泛传播的不仅是英译本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现有英译本的可读性。中国的戏曲作品,特别是古典戏曲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大量的典故,涉及了中国的宗教、思想、哲学、历史、民俗、古典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的许多内容对于不少当代中国读者和观众来说已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不是通过简单的文字翻译就可以为海外读者所理解。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我国对外宣传的不少项目都存在这方面的缺憾。本节从外宣翻译视角,以戏曲作品的译介出版为例来论述中国戏曲走出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