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编委会名单
前 言
第一章 新药研发的基本流程
一、药物探索
二、临床前实验阶段
三、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分期
四、药物临床试验术语及定义
五、药物临床试验的类型
六、临床试验中的相关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体试验伦理原则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人体试验伦理原则的发展历程
一、1948年《纽伦堡法典》
二、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
三、1979年《贝尔蒙报告》
四、1982年《涉及人类受试者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
第二节 GCP的产生与发展
一、GCP的产生
二、GCP的国际标准化
三、ICH-GCP的核心原则
四、中国GCP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伦理委员会
一、伦理委员会的组成
二、伦理委员会审核的注意要点
三、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四、国际多中心试验中其他国家伦理委员会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和撰写
第一节 确立临床试验的目的
第二节 选择合适的终点指标
一、临床结局指标和替代指标
二、终点指标的类型
三、主要终点指标和次要终点指标的制定
四、安全性指标的选择
第三节 制定入选及排除标准
一、受试者的特征
二、疾病的特征
三、健康受试者的选择
四、受试者的退出以及试验终止条款
第四节 临床试验流程的规划和安排
一、临床试验的四个时间段
二、制定试验的总体访视时间表
第五节 不同阶段的新药临床试验设计要点
一、新药Ⅰ期临床试验设计
二、新药Ⅱ期临床试验设计
三、新药Ⅲ期临床试验设计
四、新药Ⅵ期临床试验设计
五、适应性设计
第六节 试验方案的撰写
一、方案撰写要点
二、方案撰写的质量控制
第七节 PRO量表的应用
一、量表的翻译/跨文化调适及验证过程
二、版权问题
三、实际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临床试验的项目管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临床试验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定义
二、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的分类
三、文件管理和项目管理工具
第二节 项目经理的角色和责任
一、人员管理
二、进度管理
三、时间管理
四、质量管理
五、财务管理
六、风险管理
七、沟通管理
八、供应商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依从性及保留
第一节 受试者招募
一、Lasagna法则
二、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的心理预期
三、受试者招募的规划步骤
四、受试者招募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受试者入组形式及入组率分析
一、受试者入组的几种形式
二、入组率的分析、入组慢的原因及对策
第三节 受试者依从性和受试者保留
一、评估和提高受试者依从性的方法
二、保留受试者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临床试验的监查
第一节 可行性调查
第二节 选点访视
一、方案介绍
二、了解潜在受试者的数量和入组能力
三、了解研究者及其他参加人员的资质
四、了解原始资料(病历的情况)
五、医院的设备设施情况
六、检查药品的贮存和管理情况
七、研究文件的管理
八、伦理委员会、稽查和药监部门的检查
第三节 启动访视
一、培训
二、现场检查
三、收集签字和文件整理
四、讨论
第四节 试验中的监查访视
一、准备
二、监查
三、报告和跟进
第五节 结束访视
一、整理研究文件
二、完成最后的药品清点
三、同研究者交代有关事宜
四、通知伦理委员会
五、其他
第六节 基于风险的监查
一、背景
二、RBM的执行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临床试验的稽查和检查
第一节 稽查、检查相关术语和类型
一、基本概念和定义
二、稽查的分类
三、稽查的实施者
四、药品监管部门的检查
第二节 稽查的目的、原因和分级
一、稽查的目的
二、稽查的原因
三、稽查发现的分类及分级
第三节 稽查的准备和实施
一、稽查准备
二、稽查实施
三、稽查报告
四、稽查跟进和关闭
第四节 检 查
一、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对药物临床试验的数据核查
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检查
第五节 临床试验数据稽查核查中的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临床试验的统计学原理简介
第一节 临床试验的基本考量
一、观察指标
二、变量的分类
三、偏倚的控制
第二节 试验设计统计学的基本要素
一、试验设计的类型
二、多中心试验
三、检验的类型
第三节 试验进行中的基本考虑
一、样本量
二、中期分析
第四节 统计分析的基本考虑
一、分析集
二、缺失值和离群值
三、治疗效果估计
四、置信区间
五、显著性测试
六、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
七、统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
第一节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机制的条例、准则和流程
一、检查和最后审定临床试验文件
二、数据库设计
三、数据收集
四、CRF追踪
五、数据输入
六、数据验证
七、数据差异管理
八、医疗编码
九、数据库锁定
十、数据存档
十一、临床数据管理的作用和责任
第二节 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以及挑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
第一节 概 述
一、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的意义
二、相关术语
三、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法律、法规与指导文件
四、国际间的合作和全球共识组织
五、药物个例安全性报告
六、汇总报告
七、安全信号检测与风险管理
八、药物安全和药物警戒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新药临床试验安全性监测及通报
一、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原则
二、研究者的报告责任
三、申办者的责任
四、试验方案中应有安全性通报的说明
五、上市后药物警戒是临床试验安全性观察的延续
第三节 药物警戒的体系和组织结构
一、安全性管理计划
二、药物警戒系统的质量管理系统
三、药品警戒部门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药物警戒的操作步骤
第五节 临床试验安全性通报的常见问题
一、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的差别
二、评估不良事件和研究药物之间的关系
三、常见报告问题
第六节 新药试验中的肝损害问题
一、Hy’s定律
二、DILI信号的监测
三、严密观察症状和体征
四、停药
第七节 药物安全监测委员会
一、DMC的主要目的
二、DMC的建立
三、DMC的组成
四、DMC的章程
五、DMC的表决方法和建议
第八节 医学监查医师的作用
一、国际多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二、医学监查医师的定义和职责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药事法规介绍
一、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二、1938年《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三、1962年《Kefauver-Harris修正案》
第一节 药事法规概述
第二节 我国各类药品研制的申请和流程简介
一、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二、新药上市许可申请
三、仿制药申报流程
四、通用技术文件格式
五、GLP、GMP和GCP
六、CXO
第三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监管
一、美国
二、欧盟
三、日本
四、中国
第四节 ICH
一、ICH指导原则制修订工作程序
二、《监管活动医学词典》
三、ICH技术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临床试验执行团队和分工
第一节 制药公司的医学部
一、医学部的作用
二、医学部的组成和成员岗位职责
第二节 合同研究组织
一、CRO的种类和规模
二、CRO提供的临床试验服务项目
三、CRO公司的选择方法和策略
四、外包的策略和方法
五、选择CRO公司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医院管理组织
一、CRO和SMO的合作模式
二、医院内的研究护士
三、国内外SMO的特点
第四节 中心实验室的作用
第五节 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
参考文献
附录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