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二:“脱缰的野马”不能再野了
物价问题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在我们北海,这匹“脱缰的野马”一度野性放任着实惊吓过不少人。好在,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相应对策,从一定程度上“搞掂”了一些。可是,随着新年的到来,随着北海抢抓新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这匹跃跃欲试的“野马”又在表现种种让人担忧的迹象。虽然市里明确要求今年的物价涨幅要控制在10%左右,但一些严重离谱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我作为一名每天都要主持生计的“家庭主妇”,自然最关心也最了解“菜篮子”的变化情况。总的来说,在叫卖声声的菜市场里,还是可以看到“野马”拴上缰绳后表露出的“温柔性”,不过这野东西有时也会见机行事让人们大吃一惊,造成一些令人恐慌的气氛。在市场里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季节性的“新品种”,其高昂的价格会让人不敢把它们归为小菜类,这是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高明涨价法”。而一旦遇上雨天,市场里的大多数东西要看涨20%~30%,实在叫人想不通。听起来似乎也有其“借口”,一则雨天备货不多“物以少有为贵”嘛,二则雨天经营者备货较为辛劳也得涨些“辛苦费”呀。一旦遇上节假日,“菜篮子”也会“趁节上涨”,会涨得消费者咬紧牙关掏腰包哭笑不得。仅就“吃肉”来说吧,平常每公斤猪肉(中肉和瘦肉)的价格在13~20元左右波动,而到春节前夕就涨到了18~28元,而春节期间最高峰涨到了30~40元。总之,每逢其他大小节日,市场里就会有高抬物价、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
也不知这些经营者随意涨抬菜价时遵循过什么准则,算过什么比例没有,如此涨下去,又有几多工薪阶层受得了。尤其像我这样的家庭叫我们怎么过日子。我在市里一家百货店上班,丈夫又是一名普通工人,两口子月收入加起来不足800元,又无其他“外水”可捞,家里上有60多岁的公公、婆婆,下有个十来岁的儿子,既要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又要供小孩上学,我再怎么样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也难以支持这个家。有什么办法呢,唯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真心希望有关部门从根本上限制“野马”的野性。这样为普通市民、为工薪族、为外来投资者都可以展示一种真真正正安定、幸福、温馨的北海环境和实实在在的“北海服务质量”。
(原载1996年7月《北海开发导刊》杂志第1期《北部湾大排档》开栏范文之二,讲述人:庞红,女,35岁,北海市某百货商店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