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人降临漓江
就在梅帅元准备离开广西这块伤心地的时候,2001年春节来临了。
勃发现代化气息的上海机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在拥挤的人流中,出现了一个急匆匆的身影,他就是要赶往南宁老家准备陪母亲过年的黄守新。突然,黄守新被一个人拉住了,那人一把抱住黄守新,兴高采烈地问道:“ ‘黄海龟’,你不是在美国吗?怎么在上海呢?”那人就是时任广西区文化厅厅长,是黄守新10年前在共青团南宁市委工作时的领导。
厅长向黄守新问起了他别后10年的情况。黄守新告诉老领导,自己现在已经学成归国,现在是美国威达国际管理公司中国执行总裁,负责首都机场、上海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媒体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机场媒体管理网络。
厅长也给黄守新谈了广西发展文化产业的设想,并热情地邀请黄守新回家乡创业。
3天后,为了表示对黄守新的欢迎,厅长特意在广西文化厅主持召开了一次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有不少广西文化艺术界精英和大师们到场。实际上,这是一次文化项目推介会,唯一的受推对象就是黄守新,这位他们心目中的“留洋专家”。厅长顺便向黄守新推荐了一个计划总投资规模达2.5亿元的“大项目”,他还告诉黄守新,该项目是广西文化厅的一个重点项目,厅里已委任梅帅元在负责运作,但由于资金到不了位等原因在两年多的筹备时间里一直没有进展,已是厅里的一大“心病”,这个项目暂定名“实景歌剧《刘三姐》”。
黄守新当时还是没有被这个项目打动,因为他在上海还有事业在做。但是,黄守新的到来,给了梅帅元一个启发:这个“海归专家”肯定有想法,动员他加入,没准能够成功!
阳春四月,阳光明媚,激情荡漾。梅帅元专程来到黄守新位于上海金茂大厦25楼的办公室,这让黄守新有些吃惊。在梅帅元的真诚相邀下,两个经历完全不同的人终于有了一见如故的感受,黄守新被梅帅元为艺术、为事业执著追求的可贵精神所打动,更为梅帅元描绘的美好前景所吸引。
5月,黄守新专程从上海来到了桂林市,梅帅元热情主持接待,他迫不及待地要立即把黄守新带进如诗如画的漓江风景中。眼前的美景的确让人陶醉,梅帅元山水歌舞的激情,也把黄守新给感染了,两颗心在山水间产生了碰撞。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初来乍到的黄守新由衷发出赞叹。
可当黄守新来到梅帅元的办公室一看,却顿时心里凉了半截。穿过闹市,走进茂林修竹,梅帅元引导着黄守新来到了位于漓江边上的一幢闲置别墅里。然而,这里的真实状况让黄守新大失所望:他甚至在想,是否是一个“圈套”,是梅帅元想让他为其收拾“乱摊子”的:
一是桂林大自然文化产业公司所租用的办公场所已有数月没有交房租了,文档打包,人去楼空。
二是公司账上无分文,还负债累累。其中有位合作伙伴还因四处筹集资金无法偿还,被人告发涉嫌诈骗锒铛入狱。
三是梅帅元也准备要背井离乡远走海外了,他说他早已办好了移民澳洲的护照,但他还心有不甘,就看黄守新的决心,他才做最后的决定。
四是租用市郊工人疗养院暂时办公的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财务告急,近百名学生生活堪忧,只有一名看门大叔和一名财务人员在坚守。无能为力、忧心忡忡的胡校长急得四处求“佛”,寻找资金救急。
据以上四点,黄守新当时给出的结论是:
一是桂林大自然文化产业公司名存实亡;
二是“实景歌剧《刘三姐》”仍然是纸上谈兵;
三是“实景歌剧《刘三姐》”项目岌岌可危,负责人梅帅元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和信誉危局,随时有可能背井离乡远走海外;
四是张艺谋的声誉受到严峻考验。
不过,黄守新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索性借此机会痛痛快快地畅游一回漓江。
也许这正是梅帅元的高明之处,也许是漓江山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也许黄守新本就是性情中人,在他与梅帅元游玩了漓江之后,黄守新与张艺谋一样同样看好阳朔山水,并对梅帅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实景歌剧《刘三姐》”项目的态度发生大转变:他认为梅帅元的创意很不错,项目是好的,只要包装好了,资金可以“迎刃而解”。但是艺术家出身的梅帅元尚在商海中学习游泳,需要专业的支持。这么好的一片山水,这么美丽的传说,如果不把她们利用起来,真的是辜负了这片好山好水。
说干就干。就在这年5月,黄守新最大的一笔投资630万元全部汇到了梅帅元指定的大自然公司账户里。当梅帅元收到这笔款时,真的有点喜出望外,他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他不用远离家乡,出走海外了。
更让梅帅元惊喜的是,不到一个的月时间,黄守新就放弃了在跨国公司年薪上百万的高职高位待遇,毅然来到了桂林,同梅帅元一起,开始了长达近3年的“刘三姐”的职业经理人生涯,担任了“刘三姐实景歌剧”项目的第一任董事、总经理。
(原载2010年11月(下)《今日南国》杂志总第169期,该文为《山歌唱出十个亿:印象刘三姐幕后的故事》一书(2011年3月由西苑出版社出版)出版前的精简宣传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