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帅元提出“山水实景演出”创意
故事还得从12年前说起。1998年,在广西已是大名鼎鼎的时任广西壮剧团团长的梅帅元,正在为戏剧的出路而焦头烂额。他的作品《歌王》、《妈勒访天边》和《乡村社戏》,分别3次获得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其中,《歌王》还荣获“文华”大奖,这也是迄今为止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次拿到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可是,获得如此高殊荣的《歌王》拿到市场上却走不通,可怜的票房根本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梅帅元为此苦苦地思索着,怎样寻找一条与市场接轨的艺术之路,让中国的艺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出国考察时,他专门去看了美国百老汇经典剧《猫》、《西贡小姐》、《美女与野兽》等,除了艺术上的震撼,100多美元的高额票价和剧场里狂热的观众让他更受刺激。这些演出在美国是非常赚钱的产业,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就没有类似的操作模式呢?
漓江山水总是给广西本土出生的梅帅元很多灵感。写剧本时,他喜欢在江边闲散地住一段时间。点点渔火唱晚,萦绕袅袅炊烟,江畔洗衣的村妇,满树的桂花,成片的梯田,草地上悠闲吃草的牛儿……
他还曾亲眼见过渔民养的十几只鱼鹰合力捕起一条十几斤的大鱼,眼前的这些景象保持了千年之后,依然那么和谐,打动人心。
可否以眼前的山水为舞台背景,在漓江上演一出围绕刘三姐传说的大型歌舞表演?请中国最顶尖的制作团队创作,甚至让张艺谋来导演?
这个梦想太新奇了,前所未有,听过的人都拍手称妙。但是说到真正实施的可能性,大多数人都摇摇头,觉得太梦幻了,甚至笑话梅帅元是个“癫仔”。
就在这一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新上任的厅长提出了做大做强广西文化产业的思路。
当时兼任广西壮剧团和杂剧团团长的梅帅元,产生了将漓江风景做成文化产业的想法,他很快写成了一个项目建议书交给文化厅,厅领导认为这是一个好创意,立刻上报广西计委并很快立了项。1998年5月26日,广西文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梅帅元披挂上阵,正式开始筹备运作,项目暂定名《漓江第二景》,后更名为“实景歌剧《刘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