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上铮铮汉
这是一场近半个世纪以来公路人“最严酷的战争”,这场“战争”还有别于血与火交织的惨烈局面,这一战争的始作俑者是突如其来的无情上苍之怒吼,它不但阻隔了千千万万家庭亲人的团聚,而且还有可能让大批宝贵的生命悄然而失。揪心!揪心!举国上下为之揪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发生在2008年早春中国南方的特大冰冻灾害。
桂北湘南高寒山区的广西资源就是其中的“主战场”之一。2008年1月13日以来,由于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资源县遭受了50年不遇的罕见冰冻灾情,持续不断的大冰雪,造成了全县交通中断,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几乎遭受毁灭性损毁。物资运不进来,停水停电,粮食、汽油、柴油、蜡烛等一度告急,全县人民生产生活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困难。省道202线是资源县通往外界的“生命线”,打通省道202线兴安白竹铺至资源二级公路牛塘界冰冻路面,确保运往资源的救灾物资及大批学生与返乡民工在应急时期的公路畅通,成了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
灾情就是命令!负责管护该路段的资源公路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局长牟金栋的带领之下,迅速行动起来奔赴前线,经历了一场历时20多天“抗冰冻,保畅通,保民生”的攻坚战。作为共产党员、局长,却把自己当作是工人当中普通一员的牟金栋,始终冲锋陷阵在抢险通路最前沿,被群众誉为“生命线”上的铮铮铁汉和一面旗帜。
1月23日,牛塘界结冰路段达到了4公里长,车辆已经不能正常行驶。上午8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的牟金栋立即组织抢修队伍赶赴牛塘界路段,在零下几度的低温下,牟金栋顶风冒雪,组织抢险队伍开展工作,既当指挥员组织指挥职工们抢险,又当战斗员亲自动手与职工们并肩战斗,拿着铁铲工作在抢险抢修队伍的最前列。尽管当时寒风刮得人头脸生疼,手脚僵硬,可牟金栋却忙得汗湿衣衫,口呼热气。同志们看到牟局长不畏严寒,一马当先,无不倍受鼓舞激励,纷纷奋勇抢修,采取撒盐与铺撒碎石等措施进行融冰防滑。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续拼搏与奋战,终于在中午13时左右抢通了冰冻路段,使运输急需物资的车辆顺利通过。
眼瞅着春节临近,可老天仍然没有开晴的迹象,这场严酷的战争还得旷日持久地战斗下去,让人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为了确保春运期间来往的客车及运送救灾物资车辆安全顺利通行,24日开始,牟金栋带领抢修队员每天在牛塘界坐镇指挥并带头抢险作业,确保每天上午11时至下午16时过往该路段的车辆能安全通行。在资源县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时间里,牟金栋白天在牛塘界巡查路况,和抢修队员一道撒盐融冰,拿铲子铺撒碎石,破冰除冰;晚上参加抗灾指导组紧急会议,研究如何解决路面结冰难题,直到凌晨一、两点钟才能散会休息一下,早上6点又从被窝里爬起来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去。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连日来,牟金栋的胸部时不时出现隐隐绞痛,可他一直强忍着。后来实在受不了才抽空上医院作了个初步检查,医师建议他留院观察确诊,但自恃身体素质好的他只是随身备上一盒“速效救心丸”,又带领抢险队员们忍冻挨饿忘我奋战在了抗冰救灾第一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场有职工禁不住泪水激动地说:“跟着这样的局长干,再苦再累也不怕!”
在连续艰苦工作长达20多天的时间里,全县断电缺水,住在单位简易招待所里的他一直没能洗过一次澡,面色黝黑,双耳长满冻疮,身上已是处处伤痕,可牟金栋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适。此时此刻,他心里想的和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竭尽所能保障“生命线”的畅通,即便牺牲个人一切也在所不惜。四年前还在部队当指挥员的他深知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抗洪英雄李向群在抗击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时用年轻的生命履行了光荣职责,牟金栋就是李向群烈士生前的营长。“当年身先士卒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军人的天职,而今我作为守土有责的公路人,保‘生命线’的贯通同样是我最大的职责,冰雪不融,我决不会退下!”
铮铮汉子有如八角云台“龙头香”角,顶天立地。在牟金栋全身心投入抢险救灾紧急关头,家中的妻子和孩子病了,在亲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没办法顾上。因为妻子要上晚班,得了严重感冒只有13岁的孩子哭着打电话向爸爸求助,他只好以父之坚教子之强:“儿子,你已经是男子汉了,要学会自己好好照顾自己。”期间,牟金栋也由于夜以继日受恶劣寒冷天气侵袭引发重感高烧,同事们多次劝他休息他就是不听,只好悄悄把他的病情向上级打了“小报告”。有关领导多次打电话“指示”他回家看看生病中的儿子,顺便也找医生看看他自己的病,就是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也好呀。可此刻他想到的是抗灾事关更多家庭的幸福,舍小家为“大家”,值!个人病痛只要咬咬牙,一切都会挺过去的……

桂林龙胜梯田(麦大刚 摄)
2月6上午,胡锦涛总书记从北京飞赴到资源实地察看灾情。当胡总书记握住牟金栋同志的手亲切慰问时,牟金栋代表现场全体抗灾抢险队员坚定地表示:“请胡总书记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我们一定会坚持战斗到最后,全力夺取抗灾抢险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