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广西首个国防教育一条街——青秀区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创新打造广西首个国防教育一条街——青秀区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国防教育及双拥工作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以来南宁市青秀区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每年的重要宣传任务来抓,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市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贴近城区实际,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及双拥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反映我城区国防教育及双拥工作情况,挖掘典型,组织实施各种宣传活动,为我城区国防教育及双拥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推动我城区向更高水平广西第一强区迈进,争当广西县区科学发展排头兵作贡献。

一、点上做强,面上拓展,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及双拥宣传工作

抓点带面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探索一条适合我城区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新路子的好形式、好办法。扩大国防教育、双拥宣传的覆盖面是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双拥意识有效方式,也是我城区近年来的一大努力方向,在对原有国防教育阵地和基地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着重在广度上不断拓展。

一是对全区中小学新生进行军训并开设国防教育课,暑期开展“少年军校”、“少年军事夏令营”活动。联合人武部、消防大队到学校开设国防知识、消防知识讲座,从学生抓起,把国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爱国、爱军情感,增强拥军、国防意识。我城区的桃源路小学是南宁市最早成立少年军校的学校之一,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国防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校先后荣获“南宁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南宁市军(警)民共建标兵单位”、“南宁市双拥模范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从2007年成立少年军校的民主路小学,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与广西武警总队联合开展军训计划,由武警官兵负责进行基本军事项目的训练,看到学生的精神风貌发生很大改变,老师和家长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二是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区情市情教育、国防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2007年春节在大年初一成功地组织了3000多名群众参加了升国旗仪式。2008年,组织参加南宁市迎奥运舞蹈大赛,荣获老年组一等奖、青年组二等奖的好成绩。2009年,我城区认真部署,广泛发动,扎实推进百首爱国主义歌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在全区掀起了抒发爱国激情,讴歌美好生活的热潮,在辖区范围内共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共53场。特别是在南宁市举办的合唱比赛中,青秀区合唱队荣获“一等奖”;在自治区举办的“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中,青秀区合唱队代表南宁市参赛荣获“一等奖”。

三是组织开展青少年爱国读书教育系列活动。2009年,组织开展青秀区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演讲和讲故事比赛,城区选送的小选手在6月初荣获自治区特等奖,并选送参加全国比赛。2010年5月组织我城区青少年“辉煌共和国”读书教育活动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并从中选拔了优秀选手到南宁市参赛,取得了好成绩。

四是联合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加大宣传力度。主要协调《南宁日报》、《南宁晚报》和南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办专题栏目和节目《国防教育之窗》等,加大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到每月都有国防宣传内容见报或播放,使之成为国防教育的一个相对集中、固定的宣传阵地。

五是组织编印学习资料及发放宣传单。主要编写印制各种国防教育政策知识、征兵宣传、双拥宣传的宣传单,利用节庆日、“三下乡”等各种机会,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广泛向全社会发放、扩大宣传面,把国防教育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

二、创新举措,广西首创,打造青秀区国防教育一条街

近年来,青秀区党委、政府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活动,国防教育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2009年青秀区党委新班子上任以来,更加重视国防教育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车荣福书记打造更高水平广西第一强区的指示,力争在国防教育工作方面先行,力争有新的突破,区委反复研究决定,在新民路开展打造国防教育一条街,就是要以这条国防教育街的成功打造,以点带面推动青秀区国防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也是着眼于新形势下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实际需要,就是要结合青秀区自身特点和实情,切实保障和推动青秀区国防教育示范建设的有力开展。从2009年5月起,作为主要实施单位的城区宣传部把打造国防教育一条街当成城区党委、政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的要求,与城区武装部联合,组成2个调研小组到乡镇、街道、社区、村进行了围绕国防教育工作的专题调研活动,并在6月初形成打造“青秀区国防教育一条街”调研报告

在区委主要领导和城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区宣传部联合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全力推进,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把这条国防教育街建设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国防教育的一个样板工程和民心工程的要求,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作为承办单位的城区宣传部、人武部以及打造国防教育一条街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以一流设计、一流施工、一流速度、一流效果的工作标准开展工作,精雕细琢,真正做出了精品、创出了品牌;城区机关各部门、各街道、镇、仙葫开发区、各事业单位也把关心支持国防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配合支持工作,为国防教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市有关部门也给予了指导支持,新民路沿街各单位及一些热心人士也大力支持配合。增强市民国防教育观念,激发军民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政治热情,是打造国防教育一条街最直接的目的,截止到2010年5月,总投资100多万元的青秀区国防教育一条街全面建成。主要项目有国防教育室、大型电子显示屏、国防教育展板、宣传长廊、将帅灯柱、英雄灯柱等,并命名了一批国防教育林、将军树、红军树,国防宾馆、国防商店、国防饭店等。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是当前最先进、最流行的宣传传播方式之一,我们坚持每天早上8时到晚上22时不间断轮流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含大阅兵及盛大游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历次国庆大阅兵》(原名《国庆纪事》)、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军事天地》相关内容以及南宁市、青秀区党委、政府和驻地部队联合开展国防教育、爱国拥军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国防教育和爱国拥军新举措,不仅在首府南宁城市里打造出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更以一种亲民、贴近的形式向市民群众展示着国防教育知识和信息,让每天数万人次计的过路过往群众和参观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国防知识教育,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到,成为南宁市军民接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教育的一个新途径,而且得到全市军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拍手叫好。尤其是这条特色街的打造属广西首创,得到广州军区、区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同时还投资30多万元在城区武装部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国防教育室,共设置了30多快面板及大量图片、武器模型实物等,同时运用声光、电子遥控、DVD播放等先行技术设备,详尽地介绍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等情况,重点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受众从屈辱的历史过去过渡到拥有强大国防实力的今天,受到强烈的震撼教育,由衷激发爱国爱军热情。“青秀区国防教育室”的建立为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新平台。采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融思想性、知识性、可视性于一体,为全民国防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地开展提供了阵地。

三、把握主题,创新形式,大力营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鱼水情深的舆论氛围

国防教育、双拥宣传作为我城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我们宣传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从每年年初工作计划到阶段性工作安排,始终列为工作重点。重点联系《南宁日报》等市以上新闻媒体,进行精心策划安排,开辟“国防教育知识”和“双拥情”等宣传专栏。近年来我部平均每年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南宁日报、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南宁电台等多家媒体采用的新闻稿件达1200多篇,其中有五分之一是我区国防教育及双拥工作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同时指导和要求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宣传栏,定期出好国防教育及双拥宣传专栏,在国防教育日、征兵等大型宣传活动中还组织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每年都在城市主要道口和车站等主要场所设置双拥宣传牌,充分利用工地围墙、公交车、灯箱广告牌等进行国防教育政策和知识宣传。

通过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广告牌等各种宣传形式的优势,做到报纸有字、电视有像,电台有声,网络有形,大力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利益、支持国家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人民解放军在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宣传我区各条战线上的优抚对象在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和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宣传在拥军优属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在全社会营造出“爱我中华、强我国防”、“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军民鱼水情深的浓厚氛围。

“这个荣誉属于南宁这座美丽的城市,属于南宁市全体市民,是这个城市养育、培养了我……”这是2010年5月6日晚,刚刚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由我区、我市宣传推出的重大典型“爱国为民的好战士”黄胜新从北京载誉归来和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由于黄胜新在2008抗震救灾表现突出,黄胜新被公安部消防局记个人一等功,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祥云火炬在南宁的传递活动。2008年抗震救灾立功至今,黄胜新先后在南宁等地做了十几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受到自治区、南宁市等多级政府部门的嘉奖。黄胜新英勇的抢险救灾事迹也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南宁市街头巷尾的美谈。这与我城区宣传部门积极配合南宁市和全区各大新闻媒体做好“典型树立”密不可分。

民拥军情切,军爱民意浓。正是我城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鱼水情深的舆论氛围的营造以及青秀人民拥军优属的博大胸怀,深深地印在驻邕部队官兵的心坎上,激发了大家“把青秀区、把南宁当故乡,为全区全市的振兴无私奉献”的极大热情和自觉行动,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植树造林、抢险救灾等重大活动现场,处处留下了子弟兵战斗的身影。驻邕部队的广大指战员在守疆卫国的同时,情系第二故乡的热土,还积极支援地方重大项目和公益事业项目的建设,为青秀区为南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3年12月荣获南宁市青秀区“共筑强大国防 建设美丽家园”国防教育征文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