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职业经理人对“刘三姐”动“砍刀”

高明:职业经理人对“刘三姐”动“砍刀”

置身漓江山水中,黄守新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静下心来对“实景歌剧刘三姐”项目进行仔细思量。经过深入研究,他认为最初的“实景歌剧刘三姐”这个项目太虚了,投资要2.5个亿,这么大的投资,回报周期太长不说,能够参与的单位个人也太少了,这是犯了经济学原理大忌。于是,这个在国外研读MBA的管理者、在美国银行工作多年的投融资专家,决定挥动大“砍刀”,狠狠砍向“刘三姐”。黄守新也顾不得梅帅元的心疼,把其中华而不实的东西一概去掉,最后只剩下了一些可以实际操作的项目。经过黄守新这么几轮刀砍斧削,梅帅元原计划2.5亿元的投资项目最后只需要8000万元了。当时预计年盈利3000万元,回本3年就够了,这样的条件,可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

接着,黄守新又提出要把他先前投入的630万元启动资金全部用来购地,梅帅元实在担心,钱到时候不够花怎么办?一个要购地,一个只同意租地。

围绕如何使用眼前有限的资金问题,两人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候的梅帅元心里直发怵。梅帅元担心的是,项目小了张艺谋真还不一定看得上,就是看得上,几千万的投资仍还是个未知数。与其做大项目难随愿,倒不如看菜吃饭就地搞一个“农家乐”之类的小项目算了。梅帅元与黄守新交心,提出想用630万元在这漓江边上搞个民俗特色餐馆配套表演艺术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就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刘三姐渔村”。他坚信合两人之力,一个抓经营管理,一个搞些文艺节目组织,同样能做成大事业。黄守新又何尝不想在这真实的世外桃源里过上梅帅元描述的神仙般的生活?但他不想这么过,他对梅帅元说,我与张艺谋大导演一样也是冲着《刘三姐》这个实景歌剧来的,要是搞什么小渔村的话,我就不来投资了。

黄守新主张买地,理由是当时的地比较便宜,而且只要项目上去了,地就值钱了。然后,就可以利用这块地来向银行贷款融资。在黄守新的力争下,他们通过共同努力最终以5万元一亩的价格,在阳朔书童山下的漓江边上,用600万元购买了110亩土地。正是这个决定,才有了后来的向企业融资,向银行贷款等项目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