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谋划 呕心沥血
2003年4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东巴凤三县(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动员令,决定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阻碍东巴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帮助老区增强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交通基础设施是大会战的重头戏,总投资16亿元占整个大会战的计划投资22亿多元的72%,给东巴凤老区的公路建设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二级公路、县际三四级公路、通乡柏油路建设由交通部门为主组织实施;通村四级砂石公踣项目由扶贫部门组织实施。
立项是基础。为勾画好东巴凤三县公路建设的蓝图,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自治区主席陆兵,副主席张文学、吴恒、杨道喜等领导多次踏上这片红土地进行调研,对公路建设重点项目进行研究,决定在保证原有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投资8200万元建设东兰(弄英)至巴马(练乡)三级公路。自治区交通厅、区扶贫办有关领导多次率队深入东巴凤勘察调研。
筹集资金是保证。自治区交通厅、发改委立马当先,及时调整计划,向东巴凤三县公路建设会战倾斜。部门专项资金不足通过贷款采用国债等办法解决。区交通厅不但确保规定项目资金到位,还设法解决了凤山、巴马等县城绕城二级公路建设投资。
科学组织实施是关键。自治区交通厅成立三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办公室,制定大会战管理办法,打造“阳光会战”,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自治区扶贫办,交通厅还制定了三县大会战通过四级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河池市交通局、公路局抽调人员组成8个建设办,全方位组织工程的实施。
大会战交通项目的实施,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2005年5月上旬,自治区党委书记下到东巴凤建设工地,检查会战的扫尾工作和项目质量,并亲自在弄练三级公路武篆段参加公路建设劳动。他语重心长地说,要围绕二级路等建设做好扫尾工作,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圆满完成大会战项目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