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银滩风波”

相关链接:“银滩风波”

《保护“王牌”刻不容缓》和《游览银滩“遗憾”多》刊发后,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得到了不少赞赏的同时,本人也因此吃上了人生中第一场“文字官司”。我称之为“银滩风波”。

“十分震惊”的当地政府立即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及当地旅游管理和银滩管理等部门具体负责的调查处理领导小组。首先他们派出了一个有政府层面领导和本单位领导及熟人圈等共同组成的“友好协商工作组”找到了作者我本人,说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希望我重新撰稿从正面发声,消除影响。同处一座城市,抬头不见低头见,障于面子,我只好勉强答应。

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有言:世出世间凡事都不能勉强。果真如此,正是因为我当初的勉强,事情远没有结束。第二天,对方负责人来电话询问我的进展情况,我友好地回答进展顺利,基本向着“正面宣传”方向努力着。“不行,你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写,而且要限时限期完成!……”电话哪头突然传出强硬声音,让我很是有些吃惊,但职业的敏感又让我冷静下来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讲完:“你必须换一个角度来写,第一要承认是你的笔误,要重新写一篇更正文章;第二要承认你文章中所反映的事情都是道听途说的;第三要在北海日报和广西日报上重新发更正文章的同时,再公开道歉……”

听着听着我突然感到电话哪头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刺耳了,我周身的热血也沸腾起来了,我人生中头一次被人提出如此之多的要求,好像被人“要挟”了一样。原来,先前“友好协商”时已被对方随身带的律师录音了,我勉强答应下来的“重新写稿”,已被据此作为证据证明我原来所写的是一篇不真实的文章,就得按照对方的要求“随时听命”了。

“你们不仁,就不能怪我不义了。”当我明白过来已被对方“下套”时,我当即作出回应:“那我现在就明确地告诉你们,你们的无理要求我一条都不会答应,从此我也不会再做违背良心和职业道德的事!”

“那你就等着吃官司吧!”电话哪头再次怒恐起来。

“奉陪到底!”我毫不示弱地挂断了对方的电话。

要么“滚出北海”,要么“扔进海里喂鱼”,要么尽快“逃离”免遭“追杀”。接下来,我每天都会接到无数威胁或好心相劝的电话,已搅扰得我无心工作。单位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得放了我的大假,建议我上南宁找广西日报社商议“摆平”此事再说。

当我找到广西日报社发稿的编辑和有关领导时,他们也同样经历了“友好协商”、“被质问”和“等着吃官司”的过程,对我的到来编辑部全体编辑记者都表示力挺,决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共同“应战”。不久,新华社内参予以关注并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批示,责成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掀起治理整顿北海旅游市场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新高潮,获得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赞赏。

“银滩风波”总算平息了,在一片赞赏声中精疲力竭的我在原单位是做不下去了,而且之后的连锁反应是美丽的北海已渐渐与我无缘。虽然后来有一些当地大公司和新闻单位有意胜情相留,但我还是没能走出“银滩风波”遗留下的阴影,工作中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让我产生对北海的不信任感,希望尽快离开北海这座我最喜欢的城市的愿望一天天强烈起来。当然从此我对“评论”、“杂文”的写作都会带着敬畏之心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