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稽管理“大比武” 一决高低“打擂台”
南宁交通征稽处征稽管理擂台赛鸣金不收兵
金秋送爽,酷暑消退,人心愉悦。经过近200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和顽强拼搏,江南交通征费稽查所全体干部职工迎来了建所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季节和好日子,在8月8日召开的南宁交通征费稽查处2003年上半年度征稽管理擂台赛总结会议上,该所获得了片区和全处“冠军”荣誉,还受到了特别奖励。与江南所同时受到“特别奖励”的还有上林所等8个基层单位,他们分别获得了所属片区的前三甲,虽然这些所分别仅得到了区区3000~2000元的“小意思”,但这些“小意思”的含金量是沉甸甸的,充分体现了“娘家”对“儿女们”付出辛勤汗水的高度赞赏和认可,倍增的是强烈的信心和无穷动力,而且这一天让“儿女们”等了整整十年,怎不叫人万分激动和感慨。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十年征稽路漫漫。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南宁交通征稽系统整体波波折折,单位没有发展,队伍不够稳定,社会形象受影响,每个人都憋了“一肚子酸气”。直到2003年初,在自治区交通厅、区公路局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南宁处新领导班子果敢决策:励精图治谱新章,与时俱进重塑形,要全力扭转南宁处落后被动局面,率全处干部职工以崭新姿态,豪情满怀实现新跨越。
此次擂台赛的打响,就是要检验处新领导班子的决策半年多来是否经受得起实践检验,就是要检验基层各单位半年来贯彻落实上级各项管理制度和要求的执行情况,就是要为迎战年终“全区擂台赛“热身”。初赛“擂台”时间为7月15~25日,由处领导亲自带队,率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分市内、东部、西部三个组奔赴辖区22个参赛所,按统一标准、统一规则(区公路局三百分考核细则和南宁处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措施)进行综合检查考核,先在各片区按得分高低排名次,然后全处统一“排座次”。
擂台中,各位检查考核人员既当“裁判”,又当“考官”,采取一边检查考核,一边指出存在问题,一边指导整改的“帮教法”,因此本次擂台赛对各参赛队来说实质是一次“现场培训班”,正如一位基层老征稽工作者深有感触地说:此次活动是征稽风雨十几年来上级领导直接给职工上的第一堂政治和业务课。此次活动的规模、形式和收效都创下了南宁处多个“历史之最”。以赛促管理,以赛促进步,以赛促发展,今日的南宁处上上下下掀起征稽管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新高潮,沉寂了近10年的南宁交通征稽人正迎来扬眉吐气的新曙光。
尽管此次擂台过程中,一些“参赛选手”的弱点被“冷酷裁判”悉数抖了出来,个别“败军之相”惨不忍睹,但大多都输得心服口服,随之潜滋暗涨的是昂扬斗志。一则“比武”之前,“主考官”早作了周密部署和统一安排,制定了铁的纪律和“游戏规则”,所有“裁判”人员的经费开支由主办方统一负责,任何人不得接受“运动员”的礼物和请吃及喝酒,做到绝对“公开、公平、公正”评判打分,不用担心“暗箱操作”或“黑哨”;二则各位“裁判”在不留情面、扣分不心疼不手软、严肃判罚“违规行为”时,还当场开出“秘方”帮助当场“治疗”和“整改”,为“运动员”在下场比赛或决赛时重振雄风创造有利条件。

南宁东站夜景(麦大刚 摄)
是赛场就会有拼斗、有输赢,优胜者当奖,败下阵来自然有一些“阵痛”,痛定思痛,是压力,是动力。此次擂台赛虽已告一段落,但南宁赴各条战线上的“较劲”已愈演愈烈。因为在江南所等受表彰的同时,处里紧接着又通报了22个所得分排名情况,并同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明确强调此次初赛只是阶段性工作的检验,而且以“诊脉查病”为主,并要求限期“对症下药”整改,否则等到年终“决赛”时再出现类似“毛病”,将启动“责任追究制”直接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各岗位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者要“下课”、“丢乌纱”。
看来,一旦“竞赛机制”启动,胜者还不能掉以轻心,输者还有“翻身”之日,谁最后一个笑,待到年终决赛后才能见分晓,众人拭目以待。
(原载2003年8月《南宁交通征稽》杂志第7期)